1 / 5
文档名称:

高考地理计算的整理.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地理计算的整理.doc

上传人:AIOPIO 2020/9/2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地理计算的整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地理计算的整理(一)地球形状及大小的的计算: R赤=6378KMR极=6357KMR=6371KM 赤道周长=2ΠR=4万KM地球表面积=4ΠR2=×108KM2 地球体积=×1012KM3黄道周长=2πR() (二)经纬线长度的计算: 10纬度的经线弧长=111KM 10经度的纬线弧长在赤道处长度也约为111KM,但越往两极走距离越短。 (三)线速度和角速度的计算: 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线速度=1670KM/H 南北纬600处的线速度相当于赤道处的一半 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全球各地相等=150/H或10/4分钟 地球公转:近日点速度最快,远日点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30KM/S均角速度=10/天 (四)恒星日与太阳日的计算: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 例1:某日某恒星通过我们头顶的时刻为20点整,半个月后通过我们头顶的时刻 20-(15×3分56秒)。 例2:一艘从美国纽约驶往英国伦敦的远洋船只第一次看到太阳上中天与第二次看到太阳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小于一个太阳日。 (五)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和各温度带范围的计算: 1、南北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极圈的度数=900—黄赤交角 2、黄赤交角大小的变化与热带、寒带范围变化成正比 黄赤交角大小的变化与温带范围变化成反比 3、黄赤交角大1º,热带、寒带、温带范围各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案:热带范围大2º寒带范围小2º温带范围大4º (六)地方时与经度的计算: 规律:150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10经度地方时差4分钟 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地方时差×150)注意:东+西- 例1:已知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是正午12点,求东经116º的地方时。 例2:北京比兰州的地方时早49分44秒,兰州的地理经度为东经103053,求北京的地理经度。 答案:例1:19:44分例2:116º19,E (七)区时的计算: 1、已知经度求所在时区: 商为整数时区号为整数商 时区号=经度÷150余数< 余数>+1为时区号 例1:1160E所在时区:东八区 2、已知时区号求中央经线 中央经线=时区号×150(东时区为东经,西时区为西经) 3、区时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西-) 注意:(1)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号数用减法 分别为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号数用加法 (2)计算结果为负数借24小时日期减一天计算结果超过24小时日期加一天 (3)飞行时间计算在内(尚未起飞选择起飞航班,减去飞行时间,经过飞行求所到时间,加上飞行时间) 例1: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