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手机行业分析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机行业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janny 2011/5/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机行业分析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手机行业分析报告
一、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发展历程
    1987年,中国广东省蜂窝式移动通信业务的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通信市场开始步入移动通信时代。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竞争态势也日趋激烈。迄今为止,中国手机市场的品牌格局演变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1995)摩托罗拉一枝独秀    摩托罗拉是模拟手机时代无可争议的王者,它以绝对的优势地位独霸中国手机市场,并成功地将其品牌定义为行业代言人。
    第二阶段(1996-2000)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三足鼎立    爱立信与诺基亚在摩托罗拉之后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并很快形成三大品牌鼎足而立的寡头垄断格局。其他国际品牌及中国本土品牌也开始登上竞争舞台,并初露锋芒,但尚难以动摇第一集团的霸主地位。
    第三阶段(2001至今)土洋品牌诸侯纷争   爱立信江河日下,三星等韩国手机异军突起,国产品牌对既定的竞争格局发起全面冲击,波导、TCL成绩不凡,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动荡与分化的特征,并孕育着重组与新生的希望。
    二、2002-2003年度品牌竞争格局
    (一)   整体竞争格局分析
    1. 品牌分布凸显三大阵营
    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分布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三大层级:表现在品牌竞争力指标上,摩托罗拉()、诺基亚()和三星()共同占据第一阵营,遥遥领先于第四位的西门子();后者与TCL(),爱立信()、波导()组成了第二阵营;而更多的国产品牌,如海尔、康佳、夏新、科健等则跻身第三阵营。
    2. 第一阵营上演“新三国演义”
    1996年至2000年间,国内手机市场曾上演了一出“三国演义”,主角是摩托罗拉、诺基亚与爱立信,三者一度控制了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如今,市场风云变幻,演出了一场新的三国演义,爱立信被三星取而代之。
    3. 国产手机整体突围
    2001年之后,众多国内厂商纷纷看好中国手机的巨大市场及发展潜力,遂潜心打造本土品牌,并凭借强大的广告攻势和价格、渠道优势“抢滩登陆”,市场份额逐年攀升。其中TCL和波导表现尤其优异。与之对照,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传统三强的市场份额却逐年下滑
    从品牌成长指数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这种变化,中国2003最具成长性的手机品牌前六位均为国产品牌,依次是:康佳()、TCL()、夏新()、波导()、海尔()和科健()。可以预测,未来一两年内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还会大幅攀升。
    (二)   深度分析
    1. 消费群体结构分析
    据新生代调查,中国手机市场品牌消费群体结构分布的特点为:(1)第一阵营三大品牌基本覆盖所有群体;(2)其他阵营诸品牌依靠细分致胜.
    可以看出:(1) 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三大品牌由于产品线丰富,几乎覆盖了所有消费群体,并没有显现出明显的人口特征,这也是它们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
    (2)TCL手机的消费群体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尤其集中在年轻女性,这与其产品设计及明星广告策略密切相关。
    (3)爱立信、飞利浦、波导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