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北京花卉业市场调查.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花卉业市场调查.doc

上传人:小雄 2020/9/25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花卉业市场调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花卉业市场调查我国花卉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花卉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近几年,是北京花卉产业的深入发展年,在扩大生产规模、发展专业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培育知识创新点、寻求国际市场和对外合作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花卉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着。北京花卉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并逐步得到政府高度重视,以及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振兴农村经济,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加速生态建设和休闲观光业建设,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十分重视花卉业的发展,把花卉列入了北京现代农业“221行动计划”,围绕绿色奥运、产业升级、农民致富,通过摸清花卉资源和市场两张底牌、构筑科技和资金两个支撑体系、搭建花卉信息平台,全力推动花卉产业高效、健康、快速地发展。北京是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人口密集、文化氛围浓厚,政治活动和国际交往频繁;在京的外国使领馆、外国公司驻华办事机构等达6000多家,星级宾馆饭店数量居全国第一,对花卉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北京花卉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市场、人才、资金优势和发展空间,为推动北京花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花卉产业在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北京现代花卉产业的新特点已基本形成:1、 花卉生产区域化在花卉产业的大发展中,北京各区县也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花卉生产格局:以昌平区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丰台区花乡、大兴区黑坐等区域为典型,近郊花卉产业发展的区域集聚效应逐步增强。延庆县等山区形成了球根花卉种球生产、功能性花卉及干燥花原材料生产集聚区;昌平区等郊区利用现有技术和基础设施初步建立了现代化花卉生产示范区;海淀区利用研发优势,形成宿根花卉制种、育种基地;丰台区等地区利用市场优势,建成了本市花卉销售中心和休闲观光园。2、 花卉品种多样化多年来,北京引进、繁育、生产、推广的花卉品种达到数千种,盆花成为优势产品,占总产值的43%。其中高档盆花火鹤、蝴蝶兰、凤梨、一品红等为主,切花生产以月季、百合、切花菊为主,矮牵牛、凤仙、长寿菊等花坛花卉品种已广为栽培;种球种苗、盆栽绿植、工业用花及深加工产品、仿真花、花灌木、花肥、花药、花器等也得到相应发展。切花菊、火鹤、蝴蝶兰、马蹄莲、干燥花等,逐渐步入规模化、系列化生产,形成北京市的特色花卉。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花卉产业处副处长单宏晨介绍,今年北京年宵花生产量最多的五大品种是蝴蝶兰、凤梨、火鹤、蕨类、常春藤,生产量分别为86万盆、63万盆、48万盆、32万盆和15万盆。此外,竹芋、大花蕙兰、仙客来、长寿花、宝莲灯、石斛兰、丽格海棠、高山杜鹃、君子兰,以及特色球根、水培花卉郁金香、朱顶红、百合、马蹄莲、风信子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