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水电安装施工方法(A) 、排水工程 1 、一般规定 1) 管道附件和设备安装前进行清除杂物。对管材、阀门、配件规格、数量进行核对, 对具有合格证、质保书的按规范要求的比例进行试验合格后的方可使用。 2) 管道支架、吊架严格按照《给排水标准图集》( S1161 ) 制作、安装, 安装时做到位置正确、平整牢固、支架间距合理。管道支架在管道安装前埋设, 以确保管道座标、坡度正确。 3) 铝塑复合管采用相应的配套转换接头与其他带标准英制螺纹的管道和管件、器件连接。 4) 管道敷设中相碰时遵守下列原则: 小管让大管、支管让主管、有压管让无压管。 5) 室外给排水在室外条件具备时即早安装,以便早日供水。 6) 管道试压按图纸要求的压力进行, 无要求时, 试验压力大于 a ,生活用水和生产,消防合用的管道,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 倍,但不超过 1 Mpa。 7) 管道试压合格后用自备水泵对系统管路进行冲洗, 以排出水与进水量目测一致为合格, 冲洗压力以出水口压为 Mpa 左右为宜。 8) 卫生器具安装做到位置正确, 安装平稳, 器具的固定牢固, 相同型号的卫生器具安装首先做一样板间, 经检验认可后按此仿效, 安装完毕后做成品保护措施。如地漏等敞口器具加临时堵头等,以防止他人损坏。 9) 管道防腐、保温按图纸及有关图集要求进行, 对各种钢制管支、吊架做油漆防腐工作。 2、砖墙上打洞、剔槽,均在砖墙砌筑砂浆硬固后进行。横支管墙槽深度不大于 60 mm, 剔槽后立即安装管子, 用砌体同标号砂浆封盖管槽( 管道接口处暂留空隙, 待试压合格后封盖)。 3 、预留和开洞槽管道穿过基础墙壁和楼板时, 配合土建预留孔洞, 埋墙安装的管道预留墙槽。 4 、过墙、穿楼板的保护套管制作以下要求: 1) 保护套管无镀锌层的,内外刷防锈漆; 2) 过墙套管长度与墙全厚同; 3) 穿楼板套管长度大于楼板全厚 200 mm (潮湿地面的套管长度大于楼板全厚 50 mm)。 4) 套管内径应大于过管子外径 10~20 mm; 5) 管道需保温时,套管内径应大于保温层外径; 6) 防水套管的制作按照《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S312 )加工,套管内径壁刷防腐漆。 5 、一般阀门安装前作如下检查: 1) 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合格证; 2) 启闭灵活,阀杆无歪斜; 3) 对安装于主管上的阀门,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压力为阀门出厂规定的压力, 可遵照《管子与管路附件的公称压力和试验压力》( GB1048 ) 规定进行; 4) 非主干管上阀门以每批(同牌号、同规格、同型号)数量中抽查 10% 且不少于一个, 作耐压强度试验, 如有漏、裂、不合格的再检查 20% ,仍有不合格的逐个试验。 6 、管道安装: 1) 埋地敷设的管道及管道支座,不直接敷设政治冻土或松土上,而敷设在经夯实的土层上; 2) 铝塑复合管接管前选用相应规格尺寸的整圆器进行整圆,明装时配用塑料扣座固定,间距为 500~1000 mm,拐弯、分支处增加扣座,暗敷时采用回型卡固定,以防管道划伤, (因目前铝塑复合管在国内尚无统一制作标准, 所以安装时除上述规定执行外,还将在不低于上述条件的前提下,参照厂家出厂使用说明书进行)。 3) 成排管道施工程序,遵照如下要求: A 埋地管道按先深后浅的程序进行; B 地沟或地面管道按先低后高的程序进行; C 楼板、屋面板下吊管按先高后低的程序进行。 4) 管道连接设备的预留管口,找平找正,并且良好固定; 5) 埋地或明装管道试压灌水试验合格后,及时办理试压灌水试验验收,并填写《压测验记录》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埋地管道试压防腐合格后, 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 6) 生活水管道的坡度应遵循如下规定: A 管径 DN=50 时,标准坡度 ,最小坡度 ; B 管径 DN=75 时,标准坡度 ,最小坡度 ; C 管径 DN=100 时,标准坡度 ,最小坡度 。 7 、室内给水排水管道施工作业程序如下: 1) 验收和清理预留洞、槽及预埋件; 2) 管道清垢、刷防锈漆; 3) 预制管架、管件和组合件; 4) 安装管道支架和运管、排管; 5) 引入管(或排水管)和横、干管安装; 6) 立管安装; 7) 支管或悬吊安装; 8) 管道水压试验、排水管道通球检验; 9) 卫生设备和器具安装; 10) 系统冲洗或通水试验, 卫生设备盛水试验, 管道油漆、保温。 8 、卫生具安装和位置按控制在± 10 mm 的允许偏差范围内,成排卫生设备安装,高度和间距一致,控制± mm 以内,卫生设备安装高度,设计未注明按照规定进行施工。(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