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企业家激励机制.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家激励机制.doc

上传人:bhlt_2007 2020/9/26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家激励机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企业家激励机制一、借鉴日本企业家的激励机制日本是市场经济国家,股份制企业在日本经济中占据着主要地位。然而,在经营者行为受所有者约束即经营者激励机制方面,日本企业至今被认为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有很大区别。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美国企业是股东指向型企业,股东运用股票市场和经营者市场约束经营者行为比较成功;而日本企业是债权者(银行)、关系企业和职工等利益相关者指向型企业,在多数情况下日本企业追求债权者、关系企业和职工的利益而非股东的利益,这意味着在日本没有形成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机制。日本的经营者受不受股东的约束?在日本对经营者的激励究竟建立在什么机制上?(一)法律制度约束问题通过法律制度约束经营者行为和直接监督经营者行为非常相似。法律能否发挥约束作用,取决于监督经营者的监督成本和评价经营者行为的信息成本。在日本,由于制度原因,监督成本和信息成本比较大,而使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变得有名无实。在日本,董事会受股东大会的委托负责经营与管理企业,因此董事会的成员就是经营者。根据日本商法,股东大会不仅要选举董事会成员,同时还要选举监督董事会的监事会成员。在此基础上,董事会选举董事长和代表董事。代表董事负责代表企业对外进行谈判和签订合同,是企业的最高经营者集团。对于董事会成员日常的工作,监事会成员和董事会全体成员都有监督权力。代表董事的任免也由监事会和董事会其他成员决定。监督机构的独立性是保证监督有效进行的关键。然而,日本监督机构的非独立性使得监督经营者的监督成本增加,从而使约束经营者的部分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无效。从法律上看,股东大会有任免董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的权力。但是实际上掌握这个权力的不是股东大会而是代表董事经理,股东大会的权力有名无实。另外,从法律上讲,代表董事经理的任免应该由董事会决定。但是,如果董事会成员由代表董事经理决定,那么就会出现代表董事经理的选举,实际上等于代表董事经理自己选自己的情况。总之,就法律对经营者的约束而言,日本的法律和现实是有距离的。一系列制度设置使监督和评价经营者的成本增加,从而促使所有者依靠其他激励机制来实现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二)经营绩效影响升迁从一般的报道中可以知道,日本企业的经营绩效是良好的,而良好的经营绩效是与经营者良好的表现分不开的。那么,日本经营者的良好表现又是建立在什么激励机制上呢? 一些调查和研究表明,日本经营者的罢免是和企业经营绩效紧密相关的。在上面我们谈到代表董事经理的选举不受董事会的控制。但是,与之不对称的是,对于罢免不称职的经理,董事会仍然具有决定性权力。从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企业经理罢免事件看,当企业的经营绩效坏到一定程度时,董事会是可以罢免经理,发挥其本来的监督作用的。即使是企业的创业者,如果公然违背股东的利益,其占据最高经营者的地位的时限也不会很长。日本经营者不可能无视股东的利益,其原因在于经营者的升迁是由反映股东利益的经营绩效指标决定的。(三)报酬与绩效密切相关在日本,董事和监事委员的报酬主要包括薪金和奖金。从法律上讲,董事的报酬要由股东大会决定。但是,如果董事在企业就职,薪金部分则按企业工资体系决定,而不由股东大会决定。外界一般从会计报告中只能了解到支付给董事和监事委员的薪金总额和奖金总额,至于每个人的报酬只能凭借想象。由于日本商法直到1997年6月一直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