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0/9/27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篇一:端午节包粽子策划方案端午节包粽子策划方案一、端午节简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最初是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春秋之前吴越之地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俗,但吃粽子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共识。二、活动目的:,让员工能更真切的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全体员工的动手能力和学****能力。,让全体员工一起过节,增进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节日的问候。二、活动主题:“包粽飘爱意,感恩永流传”。三、主办单位:和乐寿康运营管理部四、活动时间:2014年5月30日五、活动地点:和乐寿康餐厅六、活动内容:1、准备工作::鉴于员工对包粽子或知道或不熟练,专门搜集相关资料,如下图(仅供参考):制作结束后,交由厨房统一煮制,并将剩余材料整理,交由厨房统一管理。七、活动经费预算:八、注意事项:。,以至现场凌乱。,不应弄混弄乱和浪费。。XXXX运营管理部2014年5月28日篇二:端午节包粽子主持词端午好,好端午,端盘端蛋端粽子;端午好,好端午,端平端安端吉利;端午好,好端午,端福端贵端祥瑞。端午节,端出好心情,端出好生活。端午节包粽子主持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由英语系主办的包粽子比赛现场。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我们不由想起这一首经典儿歌。在三江龙舟竞渡、诗意栖居的日子,我们在这里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包粽子比赛。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我们选出了七个代表队参加今天的比赛。各位选手们已经是蓄势待发,准备在比赛现场大展身手。好的,现在为大家介绍比赛规则:1、每个小组将分发两斤左右的糯米、两斤红枣等物品,参赛选手需要用以上材料包出大小均匀的粽子,形状不限。2、评委以“数量、速度、外观、质量”作为评判标准,包扎的粽子以不露馅、包扎严密、形状规则为有效数计算成绩,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以每小组包的粽子数除以总人数为团队总成绩。3、比赛裁判有三人,他们将对美观度进行十分制评分,所有选手的三个成绩的平均分数为最后美观比赛成绩。4、比赛将颁出团体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和一个优秀团队奖。本次比赛邀请了五系团总支担任评委。让我们掌声有请评委们和我们的计时裁判到台前就坐。比赛马上就要开始,请各组选手各就各位。今天的冠军是谁,让我们拭目以待,希望我们热情的观众,为我们心中期望的选手鼓劲加油。热烈掌声,再次送给我们的选手们。(发令裁判发令:预备,开始)紧张的比赛已经拉开帷幕,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一双双巧手下转眼就变成了一个个诱人的粽子。端午节包粽子的****俗由来已久,这里流传着一个荡气回肠的传说故事。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郢yǐng,落难的诗人屈原悲愤难抑,写下“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gǔ徂cú南土……”(《九章·怀沙》)后投汩罗江殉xùn国。“青青故都乔木,怅西陵遗恨几时平?”诗人想行君子之道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却不为权贵所容,高洁的情怀、满腹的经纶、真诚的梦想却敌不过说客的巧言令色和收了***的宠姬的枕边风!热爱他、理解他的倒是广大楚国百姓,男女老少纷纷赶到江边,划着龙船,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儿吃粽子,不要咬诗人,多么美丽的传说!时至今日,全国各地流传下来的风俗,还能听到和看到,江上一艘艘的龙舟上,将那颗颗粽子投入江心,老夫子苍凉唱和:三江的鱼龙哟,你莫伤我大夫的身。九河的虾蟹哟,你莫食我大夫的肉。大夫大夫,魂归来兮!大夫大夫,魂归来兮!比赛正在紧张的进行,{、、、、、、、、、、、、现场选手互动、、、、、、、、、}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shǔ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gū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gu叶变革为箬ruò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