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粗口骂人的话篇一:粗口话粗口话人有一张嘴,一张什么都可以说的嘴巴。除了用来进食亲吻之外,还能用来吐口水。上下两片嘴皮,有合有闭,空气在里外不停地交换。何来声音?靠的就是那根生龙活虎的舌头,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上上下下,止不住的激情。舌头衍生了语言,产生了交际,丰富了生活的内容。如果你心机不纯,充满阴谋,那么舌头也成了犯罪的工具,简称祸从口出。粗口话,怪就怪我们这一张嘴皮子和舌头。粗口话和骂人异曲同工,只是粗口话是骂人的具体表现形式。说粗口话的人是缺乏“忍”的,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必须一吐为快,否则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每个人都要他的一套道德标准,孔子都奈何不了他。有的人怕法律,不怕道德,认为说脏话又不会坐牢,别人爱不爱听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本着这个死不了的原则,自己也就能理直气壮地大骂一次了。对于听的人,就觉得很不舒服了。就算不是“受害者”,也很有与受害者同仇敌忾的冲动。粗口话没有套路,一般不是骂爹骂娘骂亲属骂畜生,就是直逼生殖器,好像自己已经被蹂躏了一样,终于找到机会公布于世了。说脏话的人有自知之明的话,会显得很愧疚;要是碰到一个智商地下的话,他整个人好比一个放射物,别人都和他保持一段距离,避免与他同流合污。世界越来越小,粗口话却在我耳朵四周不停地回响。和谐社会在被慢慢地“和谐”掉了,剩下的只有沉思和沉默。想到这里,我也想说几句粗口话、、、、、、篇二:古代人如何使用粗口骂人古代人如何使粗口骂人作者:陆一宁骂人的一种诀窍,是让对方低于自己。所以古代贵人骂人,第一种就是鄙夷对方的地位,得到居高临下的快感。比如《左传》文公元年,楚成王妹江芈骂楚穆王的话:“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汝而立职也。”杜预做注:“役夫,贱者称。”有点像现在脑力工作者骂别人,“你就是个民工!”还是看不起劳动人民啊。《南史·宋本纪》,刘子业骂孝武帝为“齄奴。”齄,酒糟鼻子。奴,奴隶。所以,“你个酒糟鼻子奴隶!”也有骂匹夫的,初指平头百姓。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人人有责,老百姓也得照顾天下兴亡。后来应该是引申成“这家伙”的意思了,有点儿英语里fellow的意味,小觑对手。评话里常用“这老匹夫”泛指“老家伙”。《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骂王朗:“苍髯老贼,皓首匹夫”!就是“白头发老家伙”的意思。如果自己地位也不是绝高,不能拿地位骂了,就得抹杀对方作为人的存在价值。有些是拿动物骂。比如栗姬骂景帝“老狗!”《水浒传》里武松骂王婆:“老猪狗!”猪和狗估计都不高兴了。让你们吃肉,还骂我们!王婆也骂过郓哥“小猢狲”,而且还“含鸟猢狲”,折作英文,该是Youmonkeysuckingadick!《世说新语》:“孙秀降晋,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室家甚笃;妻尝妒,乃骂秀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复入。”这里的貉,就是一丘之貉的貉。也是往畜生方向骂的。古代人很少有人骂牛,因为牛耕地,地位颇高。只有苏轼跟司马光吵架了,觉得司马光执拗,回去摇头,“司马牛!”这是借着孔圣人弟子的典故,绕着弯骂他呢。不骂动物,直接抹杀人的也有。《世说新语》,陈太丘跟人订了约会,人家迟到,他走了,人家再来找他发现不在,大怒:“非人哉!”也就是说,“不是人啊!”有咒人死的。比如《后汉书·文苑列传》祢衡骂黄祖:“死公!”后来“杀千刀”其实也是咒人死,只是连死刑的执行法都说明了。然后呢,自然就是辱骂先人了。《战国策·赵策》:“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你个婢女养的!后来,“你个丫头养的”、“你个小娘养的”、“你个XX养的”都是这个逻辑。直接攻击对方母亲,剥夺对方血统问题。陈琳写檄文骂曹操,“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意思是太监的儿子。曹操的父亲拜过宦官做干爹,如此。还有充人家爸爸或其他长辈的。陆贾跟刘邦说要读书,刘邦骂:“'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乃公,“你爹我”的意思。刘邦是古代骂人话的宝库。英布造反,太子刘盈待要出征,刘邦自言自语:“竖子固不足遣,乃公自行耳!”竖子,这小子;乃公,你爹我。“这小子不能派去,还是你爹我亲自去!”刘邦对儒生没啥好话,张嘴就是“腐儒!”“竖儒!”对其他人,“竖子!”倚老卖老。以后的“老子”、“你奶奶的”,都可以追溯到这里。论市井骂人话,《水浒传》里很齐全。最多见的有直娘贼、狗厮鸟、贼杀才、老虔婆等。直娘贼,直是值得的意思,贩卖。直娘贼,就是“连娘亲都卖掉的贼”,大不孝啊。但是“入你娘”就是另一个意思了,应该是个祈使句,“我想跟你娘发生关系”的意思。老虔婆,虔婆是负责做情色交易中介的,“马泊六”也类此。王婆被骂了许多次,不冤枉。“娼妇”就比较直接了,攻击对方的人品。《金瓶梅》里,很流行贼开头,比如贼狗才,贼杀才,贼囚根子!贼是个好前缀,很万能。老贼,小贼,奸贼,贼咬虫,贼骨头,可以做前缀,可以做主语,怎么来都行。当然,潘金莲骂西门庆“贼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