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docx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20/9/27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人物简介霍曼斯(eCasperHomans,1910—)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波士顿。 193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39—1941年任大学讲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海军服役。 1946年回到哈佛大学,转入社会学系,1953年任社会学教授,1967—1970年任社会学系主任。1963—1964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他早期受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强调小群体研究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其中的行为变量,如活动、交往和情感三者的关系,为交换理论奠定了基础。后期,他强调人和人的动机的重要作用,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把社会学的研究还原为微观的社会心理研究。他把社会看作是个人行动和行为交换的结果,社会结构是个人行为的集合,因而个人行为应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最高原则。霍曼斯的社会学思想被称为行为主义交换论。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只有这种人与人之间精神和物质的交换过程达到互惠平衡时,人际关系才能和谐,而且只有在互惠平衡的条件下,人际关系才能维持。一、 背景2O世纪40年代以后,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社会学界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适应美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帕森斯把社会看成一个有机整体, 它们由AGIL等四个有机部分构成,其中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占据一定的结构、承担相应的角色、发挥各自的功能。这正如安东尼•吉登斯( AnthonyGiddens)所说:“在二战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的社会学都为美国社会学所主宰,社会学理论中深深地埋下了帕森斯的印记” 。然而,社会结构和功能如此的完美性忽视了社会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丰富性特征•因而往往也就表现为一种抽象的理论,显然不符合20世纪6O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社会现实, 这种理想主义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所构造的 “理想类型”引起了社会科学家们的严重不满。 其情形诚如吉登斯所言:“现在回过头来看。帕森斯的思想享有的声望未免太高, 因为他那种抽象、含混的风格引起许多人的麻烦。 ”所以,反思社会学功能主义研究理路、寻求社会学方法论突破、构建真正能够反映和把握社会现实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就成了帕森斯以后社会学家的共同心声。因此,针对帕森斯整体主义方法论。 6O年代初,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个体主义力法论自然就应运而生,霍曼斯便成了开路先锋。二、 理论来源按照恩格斯的理解,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都是“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基础上的理论思维” ,它总会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来源。总体上看,霍曼斯交换理论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的经济思想霍曼斯的交换理论深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的经济思想的影响。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商品之间的交换是自古到今一切社会、一切民族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现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参加交换的各方都期望从中获得报酬或利益,也就获得是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这是人类的本性,它“为人类所特有,而在其它动物中是找不到的。 ”马克思也认为,物质交往是物质生产得以实现的前提•物质生产从来就是社会性的生产,它必须以许多个人共同活动为前提,而这种共同活动只有通过物质交往才能实现。所以,离开了物质交往不可能有物质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说:“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