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土壤矿物质颗粒分析实验七土壤矿物质颗粒分析一、比重计法土壤质地(机械组成)是指土壤屮各粒级土粒的呢合比例。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养料、温度、微生物活动、耕性和作物生长发育等。都显著地受土壤质地的影响。因此,这项测定具有重要意义。一般为确定十壤质地而进行土壤颗粒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吸管法、比重计法等。本实验介绍比重计法。(一)测定原理•土样的分散处理co间土壤往往是许多人小不同的土粒相互胶结在一起而成团聚体存在的,因此必须加以++分散处理,使其成单粒状态,才能进行测定。华北地区的土壤屮代换性5、Mg++数量较多,人多含有碳酸钙、硫酸钙等,这些都是阻碍土粒分散的物质。一般常采用7、、•偏磷酸钠(NaPO3)6作为分散剂,处理上述土壤使其分散。(偏磷酸钠一•方面可以代换胶体上的S++,形成可溶性高的钠钙偏磷酸盐复离子,另一方血又可与〈,在其表血形成-种不溶解的胶体状物质Ca3(P04)2XH20,使碳酸钙不溶解,保持不散状态)。对不含碳酸盐的土壤,可直接加入分散剂Na2C204或NaOH处理,分散剂加入的数量根据土壤的代换量來决定。过少则分散不完全,过多则又会使之凝聚。为了分散完全,除加分散剂外,还必须对土样加以振荡或煮沸。为便于操作,木实验用煮沸法。•筛分和悬液制备分散过的土壤中〉;<。沉降与测定悬液屮各级土粒以不同的速度沉降,从而悬液的密度也随之不断改变,经不同时间将土壤比重计放入悬液,测其密度,再由悬液密度计算出各级土粒的重量。悬液密度与土粒重量的关系如下:水重土重悬液密度水体积土体积w)cl1wd2dsvwdvdlldlwd2dsv(vdsdld\v仃1)vd2式中:ds为悬液密度;dl为水的密度();d2为土粒的密度();w为悬液中土粒重量;v为悬液的容积(1000ml)。测出悬液密度后,可用上式计算出悬浮土粒的重量。土壤比重计就是据此关系,使每刻度表示每公升悬液小有一克土粒悬液浮。因此可直接读出土粒重量,不必再经计算。温度的校止土壤比重计的刻度是以2LC为准的,但测定时悬液温度不一定是20°C。而我们知道由于温度的不同影响十•粒的沉降速度,因此每次测定悬液密度后,还须测定悬液的温度,计算温度校正值,温度校正值可由下表査岀,即可计算出实测数值。(二),放在表血皿上,滴加10WHC1数滴,以测试土壤屮有无碳酸钙盐类。2•川台称称岀相当于无水干土50克的风干土两份,分别放入两个500毫升三角瓶小,并加蒸馆水200毫升。(NaP03)615^30毫升。,煮沸半小时,应注意随吋摇动,以免土液溢岀;防止土粒沉积瓶底结成硬块或烧焦,即影响分散,又可能使瓶底受热不匀而发生破裂。,,把分散的土液倒入,然后再用水冲洗筛上十•粒,使所有〈。每次用水不宜太多,以免最后水量超过1000毫升。,洗入已知重量的水分皿或扁铝盒小,倾出过多的水,放入105^110oC烘箱屮烘干,称至恒重。,将量筒中土液搅匀。分别在搅拌后45秒、25分、2小时和48小时,用比重计测其读数,分别为〈、<、<、<。测读数时应在搅拌一立即记下时间。在测定前20秒将比重计徐徐放入土液小,待稳定后再放开手,否则土液被搅动而读数不准。读完后取出比重计洗净擦干、保存。&读完读数后,立即测定土液温度,然后再用搅拌器搅拌土液至第二次应测时间再行测定土液的密度和温度。(三)结果计算将比重计读数和温度测定的结果,记入下表并计算出各级土粒的百分数:为温度校正值(四)仪器和药剂配制台秤1,500ml三角瓶2,1000ml量筒2,土壤比重计1,百度温度计1,,大漏斗1,洗瓶1,搅拌器1,小铝匙1,水分皿或小烧杯2,热源(附三角架、石绵网),干燥器1,表血皿2,烘箱。10%(NaP03)6将N&H2P04结晶放在蒸发皿中,在马福炉中加热至650°C,保持15分钟,取出后倒入另一蒸发皿中,使迅速冷却成玻璃状固体,再称取此固体(NaP03)651克,溶于500ml水屮,再加Na2C03固体调节其酸度至pH8、9。作业题:?,必须同时测定其温度、计算温度校正值,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