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2008年以来已结案的审计署移送的部分典型案件和事项.docx

格式:docx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08年以来已结案的审计署移送的部分典型案件和事项.docx

上传人:beny00001 2016/4/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8年以来已结案的审计署移送的部分典型案件和事项.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8年以来已结案的审计署移送的部分典型案件和事项(二○一○年六月二十三日公告)一、民营企业主谢根荣贷款诈骗案审计署在对中国建设银行的审计中发现,北京燕山华尔森实业集团原法定代表人谢根荣(曾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常委)在2000年至2004年间,通过其控制的多家关联企业,采取“一房多卖”、编造售房合同以及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等手段,;通过滚动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后到异地贴现等方式,。这些资金被转移至个人账户或提现后,部分供其收藏古董、购买豪宅名车等奢侈消费以及境外赌博挥霍之用,部分用于炒股等个人投资活动。银行将上述贷款本息全部认定为损失,。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所属开发区支行原行长颜林壮、副行长赵峰等人在办理上述业务时,存在内外勾结掩盖不良贷款以及违法发放贷款等行为。审计署将该案移交公安机关查处,并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12月以贷款诈骗罪,一审判处谢根荣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违法发放贷款罪和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一审分别判处颜林壮、赵峰有期徒刑20年、19年,并分处罚金20万元、10万元。二、民营企业主徐国华等人虚假按揭骗贷及高息转贷案审计署在对中国工商银行的审计中发现,2002年至2004年期间,民营企业主徐国华等人以其控制的两家企业为平台,通过借用他人身份证件、编造虚假资料等手段,。贷款资金除被徐国华等人侵占外,还有部分被用于发放高利贷。至审计时,上述两家公司已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审计署将该案移交公安机关查处,并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12月,以合同诈骗罪和高利转贷罪,一审判处徐国华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合同诈骗罪、故意伤害罪和高利转贷罪,分别判处其他5名同案犯无期徒刑至6年有期徒刑不等。三、民营企业主罗和平等人合同诈骗案审计署在对中国建设银行的审计中发现,1999年12月至2003年6月,罗和平利用其控制的多家空壳企业,通过虚构投资项目、提供虚假合同等手段,,其中9837万元被罗和平直接提现或通过关联企业转移后占为己有。审计署将该案移交公安机关查处,并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12月,以合同诈骗罪一审判处罗和平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合同诈骗罪判处另一同案犯有期徒刑15年。四、中国远望(集团)总公司原总经理李振远***受贿案审计署在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远望(集团)总公司的审计中发现,李振远利用职务之便,伙同宁波远望技工贸公司总经理徐南平等人,***远望集团及所属企业的国有资金,并挪用资金用于个人购买股权等。审计署将该案移交中央纪委监察部查处,并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8月,以***罪和受贿罪,分别判处李振远、徐南平、叶建荣、傅斌麟等4人有期徒刑20年、16年、15年和12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10万元、95万元、85万元和80万元。五、浙江省前环境保护局局长戴备军受贿案审计署在“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调查中发现,2006年至2008年3月,浙江省前环境保护局违规帮助民营企业浙江环茂自控科技有限公司垄断了全省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维护,还违规拆借资金2000万元供其使用,致使该公司牟取巨额利润;该局及7家直属事业单位还将大量业务收入转出,以“咨询津贴”和票据报销等方式套现私分。审计署将此案件线索移送浙江省政府查处后,浙江省纪委最终查出戴备军等人涉嫌滥用职权和受贿。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0年1月,以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判处戴备军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六、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原党工委书记、主任唐文峰滥用职权、挪用***案审计署在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开发整理资金审计调查中发现,唐文峰存在挪用***及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审计署将此案件线索移送中央纪委监察部查处,并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于2008年12月,以挪用***罪和滥用职权罪,判处唐文峰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00万元。七、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等人受贿案审计署在对国家开发银行的审计中发现,2003年5月,该行违规向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放3亿元贷款,开发区管委会还以“融资奖”的名义,向帮助其联系贷款的公司发放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