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看《水浒》,杂谈廉租房(上)-水浒杂谈.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看《水浒》,杂谈廉租房(上)-水浒杂谈.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20/9/30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看《水浒》,杂谈廉租房(上)-水浒杂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看《水浒》,杂谈廉租房(上):水浒杂谈近来,笔者在海外观看了国内热播的新版电视连续剧《新水浒传》,颇有些感慨。《水浒传》,毋庸讳言,是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中的瑰宝,四大名著之一。笔者与许多国人一样,自少便熟读而详。现虽已人到中年,但却仍然激动于其中的义气和搏杀,感伤于“替天行道”的好汉故事。《水浒》故事已有多个电视版本,在最近的这一轮水泊荡漾中,笔者除关注了传统的看点如“拳打镇关西”、“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等外,还注意到了一个过去不大留意的看点,那就是武大郎的住房。这武大的住房在电视剧中是一楼一底的两层居室,洗漱煤卫设施齐全。查看《水浒传》和《金瓶梅》原文中的有关章节,描写也大抵如此,只不过交代了那是武大郎携潘金莲“赁”得的屋子,非自有房也。但即便是租赁房,也让笔者有些惊诧了,武大郎是甚等样人?“三寸丁谷树皮”的贩夫罢了。一个卖烧饼的,又不办暂住证,居然可以从清河县轻松搬到阳谷县,在闹市租下楼房而居。需知要做到这一点,在如今也是个大难题呀,不信请对比现今的烧饼郎,看看他们的居住条件。下面是国内网络上爆红的力塔洪的故事,这是个维族卖饼郎,在2011年6月间,由宁波摄影师郑川在拍摄中无意发现,之后郑多次用镜头追踪记录了力塔洪在宁波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张力塔洪在馕饼摊前的照片爆红网络。郑川先生说:“其实,力塔洪的现实生活是艰苦枯燥的。一个饼炉,一张桌子,一个冰柜,还有两张破旧的沙发,这是力塔洪的全部家当。”郑又说,馕饼摊每个月的租金是2000元,店铺被隔成两间,外间用来做馕饼、卖馕饼,里间则用来睡觉休息,摊子非常简陋。他每天凌晨起床,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我们对比一下不难发现,现今的力塔洪除了在“少睡早起”这一点上和武大郎相似以外,在居住条件上则是远不能忘其项背的。可以想象,《水浒传》宣扬杀富济贫、替天行道,其作者施老先生是不会去刻意夸大下层人的生活水准的。除此以外,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也描述了其主角――卖油郎秦重,在南宋都城临安闹市内独租一间房的故事,这几乎和《水浒》时代(北宋末年)相紧接。那么,如此说来,北宋水浒时代的中应是很高的了?! 《水浒传》所展现的的北宋是:奸佞当道,贪污腐败,法纪废弛,官逼民反。然而,从许多史料来看,北宋乃至南宋,却是中国漫长封建史上最富庶、最法治、最宽松及最人性化的时代。抛开文学夸大的梁山聚义外,整个两宋没有发生大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其灭亡也不是来自内乱而是败于外敌入侵,这一事实本身就很说明问题。至于当时的法治程度,从《水浒传》也能看出来,无论是下层军官武松还是上层贵族卢俊义,在犯事被治罪后,在本地县衙只能关押60天,之后案子和人犯都必须移交更高一级官衙审核,不得超期羁押,这就是法治的一种体现。那么,北宋是怎样维系臣民相对较高的生活水平的呢?其中重要的一条,当然就是住房照顾。如果说在农村涉及人民根本利益的是田亩的话,在城市则是住房。北宋时期,随着工商经济的高度发展,大量农业人口涌进城市从事服务性行业(这武大郎也应算其中之一),再加上还有许多官员因仕途升迁或调任而进城,造成城市特别是像东京汴梁这样的大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价高涨,住宅紧缺,一房难求,有“尺地寸土,与金同价”、“亩地千强,一庐十金”之说。甚而就连大名鼎鼎的宰相寇准,做官四十年,也是“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造不起、买不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