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关于茶亭十番音乐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9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茶亭十番音乐论文.doc

上传人:小雄 2020/10/1 文件大小: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茶亭十番音乐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茶亭十番音乐论文引言福州茶亭的“十番音乐”是2006年国务院国发出(2006)18号文件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番音乐”是福州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音乐,产生于元代以前,一玄保留至今,具有悠久的丿力史文化积淀。但由于受到外來文化、市场经济的影响,给民间传统文化带來了强烈的冲击,“十番音乐”因其缺少有效的经济來源而缺少继承人,U前有可能出现消亡的危险。木文将从“茶亭十番”传统音乐为案例对象出发,通过调杳、采访、对比分析等形式,深入的介绍了“茶亭十番”音乐的丿力史起源、发展丿力程。剖析了“十番音乐”丿力史的文化价值、艺术学术价值、社会经济价值。陈述“茶亭十番”传统民间咅乐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及传承和保护的情况。并针对如何有效的传承和保护“茶亭十番”提出了白己的建议。一、福州“茶亭十番”起源及发展(一) “茶亭十番”音乐的名称茶亭十番音乐又称“十欢”、“十番”、“叶欢”。因为福州十番音乐丿力來最聚集、最繁盛的地方在茶亭一带,惟有茶亭的“十番”,被福州的百姓公认为十番音乐的“正Zj\o“十番”名称的来丿力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福建别称“闽”,“闽”与“番”意思相近,为十种闽乐器演奏称“十番”;有的认为,按清朝乾隆年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番者更番之谓”,应是多件乐器轮番演奏而得名;还有的认为,福州话“番”与“欢”同意,“番”由“欢”所演变,取欢乐Z意來命名。传统十番音乐的乐器,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云锣、狼串、大小锣、大小钺、清鼓等十种。随着十番音乐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又加进了笙、木鱼等乐器。1(二) “茶亭十番”音乐的丿力史起源关于福州十番音乐的丿力史起源,相传在宋代以前,南门至洋头口的驿道有一位僧人化缘,为南來北往的行人建立凉亭,整日煮茶施舍行人,久而久之,过往行人均乐于休憩于此。明、清以后,民居发展,渐趋繁荣,衍成街市,也即是现在的茶亭。福州民间盛行舞龙灯,舞龙时这种用來伴奏的打击乐逐渐分化出來,成为单独演奏。演奏吋,使用的乐器有狼串、人小锣、人小钺等五件。在元宵踩街、迎神赛会、婚丧寿喜时敲打一番。当装点仪武还显得单调感到不满足时,便考虑加进管弦乐器,包括笛子、逗管、椰胡,同时加进了清鼓、云锣。为求得音量上的平衡,每种管弦乐器多用双数,即双笛。双管、双胡。这时所用乐器已有十种,乐队规模基木成型。(三)“茶亭十番”音乐的发展丿力程福州十番音乐的发祥地在茶亭,它最早形成流行于城市,并逐步向周边农村及福州的五区、八县。还流传到宁徳、建阳、南平、古山、福安、柘荣、霞浦。清朝乾隆年间是其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据著名茶亭十番老艺人许人顺(小名牛仔师)说:“相传乾隆四十年(1775年)元宵,茶亭的十番班社曾参加在南校场(今福州五一广场)的演奏比赛,并人获盛誉。”十番音乐的演奏形式分为坐奏利行奏,其演奏排列位置十分讲究。主要是应川于迎神赛会和百姓婚丧嫁娶,以及家宴等民俗活动小。十番咅乐的曲牌人多取材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体现一定的意境,有的还表现了古老的传说故事。十番音乐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期是在民国年间。在民国16年(1927年),福州仓山下渡尾迎“三圣王”庙会,前来参加演奏的十番班社竟多达五十余班。民国11年(1922年),福州茶亭“鹤鸣泉”班赴香港,为庆贺英国女王加晚演出。民国20年农丿力三月卄五,“三听月楼”班赴港及新加坡演出。近代多个十番民间乐团多次赴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