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常用消毒方法介绍消毒的定义◆消毒—杀死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将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全部杀灭或清除,达到无菌的程度。消毒的方法◆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消毒法物理消毒法◆利用物理因子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将其杀灭或清除。◆多利用加热、过滤和各种辐射等方法处理◆优点:作用较快速,且不留下残余的有害物质。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一)自然净化:污染于大气、地面、物体表面和地面的微生物,不经人工消毒亦可达到无害,这是大自然的净化作用◆有关因素:日晒、雨淋、风吹、干燥、温度、空气中杀菌性化合物、水的稀释作用、pH值的变化、水中微生物的拮抗作用等。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二)机械消毒:采用机械方法从物体表面、水、空气、人、畜体表除掉污染的有害微生物。常用的方法为冲洗、刷接、抹、扫、铲除、通风和过滤。这些方法虽然不能将病原微生物杀灭,但可大大减少其数量,减少人群受感染的机会。◆如用肥皂刷洗、流水冲净等,可消除手上大部分,甚至全部细菌。◆使用多层口罩可防止病原体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应用通风装置过滤器可使手术室、实验室空气保持无茵状态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三)热力消毒:包括火烧、煮沸、流动蒸汽、高热蒸汽、干热灭菌等。能使病原体蛋白质凝固,使其失去正常代谢机能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四)辐射消毒:◆非电离辐射: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红外线和微波主要依靠产热杀茵。电离辐射:包括两种射线和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电离辐射设备昂贵,对物品及人体有一定伤害,故使用较少。◆应用最多为紫外线,可引起细胞成分,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和酶发生变化,导致微生物死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其能量只有5eV,穿透力很差◆紫外线可分为长波段(~)、中波段(~3200nm)与短波段(~)三组,~,◆,由于紫外线灯使用较方便,并有一定杀菌作用所以在卫生防疫、医疗和工业消毒中使用均较普遍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紫外线照射能量较低,不足以引起原子的电离,仅产生激发作用,使电子处于高能状态而不脱开。当微生物被照射,此作用可引起细胞内成分,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与酶的化学变化,从而使之死亡◆紫外线灯在使用中,可产生臭氧。产生臭氧作用最强的为1849nm紫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