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23柠檬酸循环.ppt

格式:ppt   大小:1,235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3柠檬酸循环.ppt

上传人:sunhongz2 2020/10/3 文件大小:1.2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3柠檬酸循环.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节柠檬酸循环大多数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葡萄糖通过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氧化脱羧形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经过一系列氧化、脱羧,最终生成H2O和CO2,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acidcycle)又柠檬酸循环,简写为TCA循环,,所以又称Krebs循环。第一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乙酰辅酶A,简写为乙酰CoA)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乙酰CoA??H2O和CO2,释放出能量)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包括两个阶段:?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是连接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中间环节。此反应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下,脱羧形成乙酰CoA。丙酮酸脱氢酶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酶体系,主要包括:三种不同的酶(丙酮酸脱氢酶组分E1、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E2和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6种辅助因子(TTP、硫辛酸、FAD、NAD+、CoA和Mg2+):LesterReed研究了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和结构,大肠杆菌中此酶的质量约为50,000,000,是由60条肽链组成多面体,直径约30nm,可以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这种复合体。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位于核心有24条肽链,丙酮酸脱氢酶也有24条肽链,二氢硫辛酸脱氢酶是12条肽链组成。这些肽链以非共价力结合在一起,在碱性pH时复合体可以解离成相应的亚单位,在中性时三个酶又可以重组成为复合体。所有丙酮酸氧化脱羧的中间产物均紧密地结合在复合体上,由于一个酶与另一个酶彼接近,活性中间产物可以通过酰基转移酶上赖氨酸与硫辛酸形成的转动长臂从酶的一个活性位置转到另一个活性位置上。丙酮氧化脱羧的总反应式:OOHO+HS-CoANAD+CH3COSCoA+CO2NADH丙酮酸脱氢酶系++,处于代谢途径的分支点,这反应体系受到严密的调节与控制。:丙酮酸氧化脱羧作用的二个产物乙酰COA和NADH都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系,乙酰COA抑制乙酰转移酶E2,NADH抑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组分。抑制效应可以被相应反应物COA和NAD+逆转。:酶体系的活性由细胞的能荷所控制。特别是丙酮酸脱羧酶E1组分受GTP抑制,为AMP所活化。当细胞内富有立即可利用的能量时,丙酮酸脱氢酶体系活性降低。:在有ATP时,丙酮酸脱氢酶分子上的特殊的丝氨酸残基被专一的磷酸激酶催化时,变得没有活性,当酶上的磷酸基团被专一磷酸酶水解时又恢复活性。细胞内ATP/AMP,乙酰COA/COA和NADH/NAD+的比值增高时,酶的磷酸化作用增加。Ca2+增加去磷酸化作用。,体外实验表明:酶的活性受ATP、NADH、琥珀酰COA和长链脂肪酰COA抑制。氟乙酰COA可与柠檬酸合成酶反应形成氟柠檬酸,因为它可抑制下一步反应的酶,因此这反应称为称为致死合成,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合成杀虫剂或灭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