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李友根老师经济法课件.doc

格式:doc   大小:7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友根老师经济法课件.doc

上传人:977562398 2020/10/3 文件大小: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友根老师经济法课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课程体系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总论:经济法主体第三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章竞争法第五章宏观调控法:产业法为核心三、其他参考资料1、法律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价格法》、《产品质量法》《中小企业促进法》、《政府采购法》等。 2、杂志与论文《经济法论丛》、《经济法研究》、《经济法评论》;其他法学、经济学杂志等。 3、著作:各相关专题的著作。 4、网络:第一章绪论:经济法概述一、中国经济法的历史沿革与观点变迁 1、1978年至1986年(1)背景分析--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法律背景--学术背景(2)主要观点--大经济法说--否定说:一是学科经济法说;二是综合经济法说--纵横统一说 2、1986年至1992年(1)背景分析--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法律背景--学术背景(2)主要观点--经济行政法说--密切联系说 3、1993年至今(1)背景分析--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法律背景--学术背景(2)主要观点--国家协调说--国家调节说--国家干预说二、外国经济法概述 1、观点介绍 2、外国经济法产生的几种模式(1)德国日本模式(2)美国模式三、中国经济法的特殊国情与历史使命 1、中国国情的认识 2、经济领域的国情 3、经济法领域的国情四、结论:以社会整体利益来认识经济法第二章经济法总论:经济法主体一、法律主体理论二、经济法主体的确立标准三、经济法主体的具体研究一、法律主体理论问题讨论:问题一: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出差期间,在宾馆住宿及高档消费欠下巨额债务。该企业面临破产,但法定代表人个人拥有巨额财富。宾馆欲起诉法定代表人个人,可否? 问题二:某法官与某律师是同学、朋友。法官女儿考上大学,律师资助其女儿人民币几千元。几年后,该律师代理一案件,承办法官正是其朋友。检察院认定其为几年前的行为构成行贿。如何认识与评论? 问题三:公司总经理被邀请参加一个某人在家中举办的鸡尾酒会,在那儿他听到一个交易机会,他自己或他就职的公司购买了这一机会将会获得丰富收益。如何判断该机会的法律性质?1、人的多重角色多重角色现象:以学生、董事长、法官为例多重角色的原因:人的活动与关系的多样性多重角色的后果:任务繁重,角色冲突核心角色的认识:每一阶段的核心法人同样具有多重角色2、部门法的独特主体部门法主体列举:民法、行政法、刑法、婚姻法、诉讼法等;部门法主体独特性的原因:调整任务、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决定宪法、民法作为核心主体的现象与原因3、案例一:关于交通肇事罪中过失的界定标准;案例二:关于商标侵权中的认定标准。“中华香烟”与“中萃香烟”是否构成近似?案例三:专利法中关于等同论的判断标准问题。案例四:诉讼时效制度与朋友之间债务关系的冲突,如何理解?结论:部门法中的标准人,是理解该法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法律精神的重要体现。二、经济法主体的确立标准教材中经济法主体理论的讨论与分析你的观点与评论如何总结经济法主体的确立标准?1、经济法的调整任务弥补市场缺陷、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缺陷的主要表现:信息不对称、外部效应、公共产品、垄断等传统法律部门不能有效地加以调整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加以克服与弥补2、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区别于民法的意思自治区别于行政法的国家强制国家引导与调控、社会力量的自律本质与核心在于充分利用市场的机制、利益的诱导机制3、经济法主体的视角着眼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实务考察市场缺陷中的实际主体情况进行法律的改造与归类我国经济立法的实务考察:《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等的主体整理三、经济法主体的具体研究问题一:劳动者是否属于经济法主体?问题二:投资者是否属于经济法主体?问题三: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否属于经济法主体?问题四:农民是否属于经济法主体?如何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本法执行。”问题五: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是否属于经济法主体?1、经营者法律规定的总结:经营者作为经济法主体市场经济及法律对经营者的假定:理性经济人现实经济运行中的经营者所存在问题:理性不经济、非理性经济人法律如何调整经营者:主体制度、市场管理、宏观调控2、消费者(1)消费者概念与经济法主体确立的必然性民法主体制度的基本假定:平等性与互换性现代社会中互换性的丧失:专业分工与职业化现代社会中平等性的丧失:消费者成为弱者,表现在:1)经济实力的不平等;2)信息能力的不平等;3)诉讼能力的不平等;4)立法影响能力的不平等;5)整体能力的不平等。传统民法中的主体制度已经不可能实现实质正义(2)消费者的经济法调整消费者对市场机制的作用:用人民币投票;对生产、交换的影响消费者权利保护的意义:人权与社会正义;经济发展的推动经济法调整的思路--倾斜性保护: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