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不对称演化.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不对称演化.doc

上传人:6188 2016/4/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不对称演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雅造山带的构造不对称演化李德威( 地质系) 摘要喜马拉雅岩石圈内发育巨型多层伸展构造,形成了高喜马拉雅变质核杂岩、普兰一亚东多层次剥离断层系,萨迦一康马链状隆伸构造,雅鲁藏布江堑- 垒构造带和与大型走向滑动断层相伴生的拉分盆地. 它们组成北喜马拉雅伸展剥离带,并与南喜马拉雅逆冲堆叠带一起构成了喜马拉雅山链的构造不对称性. 这种格局的形成除受造山之后重力作用的影响外,还可能与造山带隆升过程中岩石圈多层次滑脱拆离、热隆作用和均衡调整作用有关. 伸展作用将有助于使本区成倍加厚的地壳逐渐减薄., 关键词逆冲推覆构造,变质核杂岩,剥离断层,链状隆伸,构造不对称性,喜马拉雅. 〇引言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是现代地壳运动最剧烈的地区之一,它以典型的碰撞构造及其大规模的褶皱、逆冲推覆和岩片堆叠著称于世. 自从中法地质科学考察队首次发现高喜马拉雅结晶基底与上覆沉积盖层之间是一条向北缓倾的大型正断层以来,一些地质学家注意到这个年轻的造山带中确实存在伸展构造,并一致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笔者根据近几年在藏南的工作和前人的资料,认为喜马拉雅造山带存在多层次、多类型的伸展构造,并与逆冲推覆构造关系密切. 喜马拉雅造山带可划分为南喜马拉雅逆冲堆叠带和北喜马拉雅伸展剥离带两大构造单位(图 1). 1 南喜马拉雅逆冲堆叠带位于中印、中尼边境的高喜马拉雅出露大片狭长的元古界结晶岩系(图 1). 主中央逆冲断层和主边界逆冲断层将结晶岩系和部分古生界向南逆冲,构成南喜马拉雅逆冲堆叠带(图 2). 前人对该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此不作讨论. 2 北喜马拉雅伸展剥离带北喜马拉雅伸展剥离带和高喜马拉雅逆冲- 堆叠带都以结晶岩系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根据伸展构造的规模、类型和组合特征,北喜马拉雅伸展剥离带分 1992 年3 月 12 日收稿. 第17 卷第 5 期1992 年9 月地球科学一中国地质. 大学学报 Earth Science ?■ 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Vol. 17 Sept. No. 5 1992 540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992 年?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喜马拉雅构造略图 Fig .1 Schematic tectonic map of the Himalayas 1. 上第三系一第四系; 2. 中生界; 3. 古生界; 4. 上元古界一古生界; 5. 中、上元古界; 6. 喜山期花岗岩; 7?第四系断陷盆地; 8. 第三系断陷盆地; 9. 剥离断层; 10. 基底剥离断层; 11?逆冲断层; 12. 走滑断层;I, 南喜马拉雅逆冲堆叠带 Ia. 北喜马拉雅伸展剥离带图2 横过喜马拉雅构造剖面示意图 Fig .2 Schematic tectonic section across the Himalayas . N, 上第三系;K—E. 上白垩统一下第三系;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