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讲义第二十章脱落细胞检查.docx

格式:docx   大小:397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讲义第二十章脱落细胞检查.docx

上传人:suijiazhuang2 2020/10/4 文件大小:3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讲义第二十章脱落细胞检查.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二十章脱落细胞检查一、概述(一) 脱落细胞学概念脱落细胞学和细针吸取细胞学属于细胞病理学的一个分支,是采集人体各部位的上皮细胞,经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协助临床诊断疾病的一门学科。(二)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优点和不足优点简单易行,对设备要求不高,安全性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少,可反复取材检查;诊断迅速,癌细胞检出率较高,特别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的随访观察 。不足有一定的误诊率,这是由于细胞病理学检查的 局限性,只能看到少数细胞,不能全面观察病变组织结构;具体部位难确定;不易对癌细胞作出明确的分型。二、正常脱落细胞形态(一)正常脱落上皮细胞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复层鳞状上皮(扁平上皮)和柱状上皮。鳞状上皮细胞复层鳞状上皮,一般有10多层细胞。被覆于全身皮肤、口腔、喉部、鼻咽的一部分、食管、***的全部以及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分为基底层细胞、中层细胞和表层细胞。(1) 基底层细胞1)内底层细胞: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2〜15卩m胞质巴氏染色呈深蓝、暗绿和灰蓝色, HE染色呈暗红色;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居中,染色质细颗粒状; 核与胞质比(即核的直径与细胞质幅缘之比,简称核胞质比)约1:(〜1)。2)外底层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15〜30卩m胞质较丰富,巴氏染色呈浅蓝色, HE染色呈暗红色;核圆形、居中或偏位,染色质疏松细颗粒状; 核与胞质比1:(1〜2)。(2)中层细胞:位于鳞状上皮中部。细胞呈圆形、梭形或多角形,直径 30〜40卩m胞质巴氏染色呈浅蓝色或淡绿色,HE染色呈淡红色;胞核较小居中,染色质疏松呈网状; 核与胞质比1:(2〜3)。(3)表层细胞:位于上皮的最表面,细胞扁平,呈不规则多边形, 细胞体积增大,直径40〜60卩m根据细胞成熟程度,又分为角化前、不完全角化和完全角化细胞 。1)角化前细胞:细胞核圆而小,直径6〜8卩m染色较深,但染色质仍均匀细致呈颗粒状;胞质巴氏染色呈浅蓝色或淡绿色, HE染色呈淡红色;核胞质比为1:3〜5。2)不完全角化细胞:细胞核明显缩小,固缩、深染,直径为 4卩m胞质透明,巴氏染色呈粉红色, HE染色呈淡红色,边缘可卷褶; 核胞质比为1:5。3)完全角化细胞:细胞核消失;胞质极薄,有皱褶,巴氏染色呈杏黄或橘黄色, HE染色呈淡红色,胞质内可见细菌,此种细胞为衰老死亡的细胞。(4)复层鳞状上皮从底层到表层细胞形态的变化规律1) 细胞体积由小到大。2) 胞核由大到小,最后消失。3) 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均匀到粗糙、紧密、固缩4) 核胞质比由大到小。5) 胞质量由少到多,胞质染色由暗红色到浅红色中曲胞 角化踊胞柱状上皮细胞主要被覆于鼻腔、鼻咽、支气管树、胃肠、子宫颈管、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等部位 。柱状上皮脱落细胞主要包括涂片纤毛柱状细胞、黏液柱状细胞和储备细胞。(1)纤毛柱状细胞:细胞呈锥形,顶端宽平,其表面有密集的纤毛,纤毛巴氏染色呈亮红色;胞质泡沫状,巴氏染色染蓝色,HE染淡红色;核圆形位于细胞中部,染色质细颗粒状。在涂片中的常见排列形式:蜂房状排列:细胞成群或成片,排列紧密,不重叠。栅栏状:细胞紧密排列,可有重叠。(2) 黏液柱状细胞:细胞呈圆柱形或卵圆形,有时呈锥形;胞质丰富,含大量黏液呈空泡状,故着色淡而透明,有时含巨大空泡,将核挤到一侧,呈月牙形或戒指形,染色与纤毛柱状细胞同;核呈卵圆形,核圆形位于细胞的底部,染色质细致呈网状,可见小核仁。(3) 储备细胞:是有增生能力的幼稚细胞(未分化)。居假复层柱状上皮的基底部,体积小,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染色质呈均匀细颗粒状,核边清楚。常见核仁。胞质量少,略嗜碱性。上皮细胞成团脱落时的形态特点(1) 成团脱落的鳞状上皮:基底层细胞呈多边形,细胞大小一致,核一致,距离相等,呈嵌铺砖状。(2) 成团脱落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常紧密聚合成堆,细胞间界限不清楚,呈融合体样,可见细胞核互相重叠,形成核团。在核团的周围是胞质融合形成的“胞浆质带”。整个细胞团的边缘有时可见纤毛。(3) 成团脱落的黏液柱状上皮:细胞呈蜂窝状结构,胞质内含大量黏液,细胞体积较大。(二)脱落上皮细胞的退化变性细胞脱落后,因营养不良就会发生变性直至坏死称退化变性,简称退变。脱落细胞退变可分为肿胀性退变和固缩性退变两类:肿胀性退变肿胀性退变表现为胞体肿胀,约增大2〜3倍,细胞边界不清楚;胞质内出现液化空泡,有时可将细胞核挤压至一边;细胞核表现为肿胀变大,染色质颗粒模糊不清 。最后胞膜破裂,胞质完全溶解消失,剩下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肿胀的淡蓝色裸核,直至逐渐核溶解消失。固缩性退变固缩性退变表现为整个细胞变小而皱缩变形;胞质染成深红色;细胞核染色质致密着深蓝色,最后细胞核破裂为碎片或溶解成淡染的核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