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配电室值班人员必须取得劳动部门核发的“高压运行维修”操作证才可上岗,值班人员必须熟悉大厦的供电方式,供电范围等。2运行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值班员职责和交接班制度执行。3值班人员每小时巡视一次变配电室设备运行情况,巡检内容主要有:31高压进线电压、电流是否正常。32高压各支路出线开关运行是否正常。33变压器运行声音、温度是否正常。34低压主进及各支路负荷仪表指示是否正常。35电容补偿器运行及补偿值是否正常。36三相负荷是否平衡,三相电压是否正常。37电站内电气设备表面应无浮尘,站内各角落无杂物。38电站内电气设备运行是否有异常及异味等。39直流屏运行数据应在规定范围内。310室内照明是否正常,应急照明是否正常,室内外通道是否畅通。311将相关情况写入《配电室值班记录》。4每月安排各班清扫配电柜,并检查设备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经理。5在高峰负荷和异常天气时,对电站内设备应进行特殊检查:51处于高峰负荷时,应检查电气设备的负荷和各电气联接部位的发热情况;52雷雨时,应检查电站周围墙面及屋顶是否有渗漏现象,如发现异常,应做临时处理并马上报告上级领导。53低压母线、设备或电气联接部位非超负荷产生的过热温度超过极限时,应先迅速停断次要负荷以控制温升,然后再停断缺陷设备的供电进行检修。6电气设备运行中发生异常情况时,值班员应迅速、正确地进行判断和处理,并及时上报;当发生威胁人身安全的情况时应先行紧急停电处理,然后立即向部门经理报告,并及时向停电范围内的用户做出解释。7对突发停电故障,严格按照《停电的应急预案》执行。8引用文件81《停电的应急预案》9相关记录91《配电室值班记录》低压配电柜保养检修安全规程1停电检修前三天向部门经理提出,并说明停电时间、停电范围,经部门经理及主管副总同意后执行,并做好停电的准备工作,具体详见《停电的应急预案》。2正式检修前办理《工作票》、《操作票》,并由经理签发。3严格执行《工作票》、《操作票》的检修程序和布置。4采取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认真执行工作监护制度。5采取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实行停电、验电,挂装地线,悬挂安全标志。6对要检修的设备进行放电,挂地线处理。7对设备进行清扫;对锈点进行处理;对接点进行紧固;对变形破损零件及时进行更换。8检修操作完毕后,应做检查测试,并做测试记录。确认恢复正常状态后,按《操作票》程序正式送电。9工作完毕后要填写工作记录。10注意事项:101必须有电气负责人或指定负责人在场监护、指导;102工作前必须验电;103检修人员必须会操作设备并熟悉设备的电气机械联锁情况;104清楚了解哪些线路为双路供电;105遵守工作完毕的检查制度。11相关记录111《工作票》112《操作票》电容器操作规程1目的:所有值班人员能够正确操作电容柜,并保证功率因数在09以上,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2操作程序:21正常运行时,由电容器柜上自动投切装置按照运行状况自动循环投切电容组。22正常停电操作时,应先拉开电容器组开关,后拉开各路馈电开关。送电时,操作顺序相反。23事故情况下,如突然停电,必须先将电容器组的开关拉开,以免突然来电时,电压过高超过电容器允许值。3注意事项:31电容器组开关跳闸后,在未查明原因前不准强行送电。32电容器组严禁带电荷合闸,电容器组再次合闸时,必须在断开电源三分钟后进行。4巡检制度:41电容器的巡查内容如下:电容器外壳有无凹凸不平及鼓肚现象;各接头接触是否良好,有无发热,变色现象;电容器组有无异常响声或放电火花;电容器有无异常气味。42巡查工作完成后,在《配电室值班记录》上做好记录。5维护保养:51运行中的电容器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停电清扫、检查,其内容如下:清理外壳、架构通风孔等上面的灰尘;检查各紧固部位的螺丝有无松动;检查保护装置情况是否完好;检查空气开关及接触器的触头有无烧蚀现象。52全部工作完成后,在《设备检修保养记录》上做好记录。6相关记录61《配电室值班记录》62《设备检修保养记录》干式变压器保养安全规程1检修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工作票》、《操作票》制度,按操作规程倒闸操作。2变压器外观清扫包括变压器的封闭外壳、视窗、色标,要清扫干净,无尘渍,并检查整体完好。螺丝紧固,接地良好。3测试绝缘阻值,高压侧对地、对零,低压侧对地、对零,高压对低压绝缘。4零地接线端子压接良好,牢固可靠。5母线排压接良好,牢固可靠,无变形、变色,清洁干净。6绝缘子清扫灰尘,整体应完好无裂痕。7检查分接抽头螺丝有无松动,并进行紧固清洁。8检修温度控制器、风机控制箱系统正常,清洁完好。9检修风机外罩、风扇线路工作正常。10检修过程及相应数据记录在《设备维修保养记录》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11相关记录111《工作票》112《操作票》113《设备维修保养记录》配电室高压柜保养安全操作规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