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认知论的概念和作用; ●了解认知论的六个衍生理论; ●了解不同人面对同一事件时表现不同的原因; ●学会初步调解自我情绪的方法。如何通过认知论管理自我情绪情绪管理包含许多重要的理论,其中最基础的理论是认知论。一、什么是认知论认知论最早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通俗地讲, 认知论的核心思想是: 人的情绪是由人的认知方式决定的。模式是: A (外部刺激) →B (评价方式) →C (情绪) 由此可见, 人的情绪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形成的, 而有一个过渡的过程, 也就是人们评价事物的方式。也就是说, 面对同样一件事, 不同的人看问题的方式不同, 就会造成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同样面对失恋,有的人会痛不欲生,甚至选择自杀,有的人难过几天就释怀了。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在意识、潜意识层面对爱情的看法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爱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有的人却将爱情视为一场游戏。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一个人对爱情的看法不同会造成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因此, 要想调整自己的情绪, 就需要从意识层面到潜意识层面调整自己的认知。这时需要注意一点, 意识层面的认知比较容易调整,潜意识层面则不然。譬如在失恋后,很多人觉得可以接受, 但仍然觉得非常难受,就是因为在潜意识层面没有及时调整过来。【案例】同一事件的两种反应高速公路汽车追尾造成交通堵塞, 结果导致两个人没能及时赶到飞机场, 错过了自己的航班。这两个人对这件事的情绪反应截然相反。一个人非常懊恼, 心想: 如果我能早点出发,不就能赶上飞机了吗?另一个人却喜滋滋的,心想:幸亏我出发得晚,否则那些追尾相撞的车子里,可能就有我的车了! 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法差异是非常大的,这就是认知论的力量。二、学习“认知论”改变自我情绪 “我气死我了”由于每个人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不同,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生气不是由外部刺激形成的, 反而与自己的观念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与“你气死我了”相比,“我气死我了”更加准确。概括为四句话就是: 我生气主要是我的观念引起的, 我生气主要不是外部环境引起的, 我以后一定要少说“你气死我了”, 我知道主要是“我自己气死我了”。想要随时随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不妨把这四句话打印三份, 床头贴一份, 卫生间贴一份, 办公桌贴一份, 看到后就默念一次, 空闲的时候默默体会, 这样坚持半年, 个人情绪就会有很大的改观。如果能够把这样的观念导入企业文化里,员工之间的扯皮现象就会空前减少, 团队精神则会大幅增强。 2. 寻找积极的一面员工在工作中受到领导批评后, 有的人气到晚上失眠, 有的人却反应很淡, 这都与个体的认知有关。这时应该如何调节心态和情绪呢? 人们的反应不同,是因为对批评的看法不同,因此这时人们应该想: 首先,批评是一种变相的激励,能够促使人们进步; 其次,批评意味着工作的安全性,因为领导如果想要开除一名员工,就不会大费周章、浪费时间去批评他; 再次,对于干部而言,“批评多”是受重用的特征,正所谓“多做多错”,做的事越多、管理的范围越大就越容易受到批评; 最后, 直截了当的批评说明关系亲近, 批评越多的人往往越受到领导的信任、重用和亲近。因此,受到批评并非绝对是坏事。 3. 认识到认知与客观因素的关系人的认知也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