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拖延症”的诊治不宜拖延.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拖延症”的诊治不宜拖延.doc

上传人:3133613015 2020/10/7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拖延症”的诊治不宜拖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拖延症”的诊治不宜拖延“我儿子不到睡觉时间不做作业,跟他说了也不听。”家住青岛山东路的郭女士说,儿子小林上小学四年级,放学回家不是看电视就是自己鼓捣着玩,就是不主动完成作业。“让他先做作业吧,他就说作业很少一会儿就能完成,结果玩着玩着就到睡觉时间了,这时候才急急忙忙地赶。”对儿子这个不知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郭女士有点忧虑。做事拖拖拉拉的可不只是一些中小学生,很多大学生也存在这个问题。青岛大学大二学生王敏说,身边确有一些同学是“赶考族”,不交作业不动笔,不到考试不用功。“我也不想把事情都堆到最后来做,可是实在是提不起精神。”“复习太浪费时间,过会儿再说吧。”“总是觉得时间还很多,再等等再等等,结果时间就没了,只能心急火燎地赶工。”“写论文大致是这样的:首先花一周左右的时间下资料,在此阶段可能会看很多的电影和美剧;接下来会有2到3天的焦躁悔恨郁闷期;最后花2天时间看资料,花1天时间动笔写论文。”这番关于写论文的话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认同,也说明了大学生做事拖延的现象非常普遍。一项中国青年报社的调查表明,2250人中,%的人坦言自己患上了“拖延症”。做事拖延困扰了很多人,有人认为拖延行事是一种病症,而把这种行为冠以“拖延症”这个名词。在豆瓣网上,“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的组员已经接近5万人,一个标榜要战胜拖延症的网站——“战拖会”也开始出现,其中的参与者很多都是大学生。形成原因很多对成长有影响“做事拖拉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四方实验小学副校长冷玉娟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拖拖拉拉做事不及时的情况在不少学生中间存在。冷玉娟认为,造成做事拖拉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孩子年龄小,自主意识和自我控制力不强,可能依赖外部督促会多一些。”冷玉娟认为,做事拖拉也因人而异,有的学生会很主动地尽早完成作业,有的则要一直往后拖,这是个人习惯的问题,拖延行事这种情况大多是在多次行为后形成的。再有可能是时间管理方面的原因,做事拖拖拉拉的这些学生可能在时间管理上还不够科学,在时间规划和利用的计划性上还有待完善。“其实没有绝对的拖延,也没有绝对的不拖延,只是每个人拖延的程度不一样而已。跟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一样,每个人都会有拖延,所以说拖延是一种病可能并不准确,而更多的是习惯所带来的。”青岛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会副会长王国梅认为,出现做事拖延的情况可能跟个人的性格特点、个人习惯、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多方面原因有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亲子互动出现了问题。”王国梅认为,在跟孩子从小互动的过程中,家长替孩子做的太多,没有帮助孩子形成及时做事的好习惯,而造成了孩子做事拖延。还有的人性格上就有点拖沓,属于推一把动一下的类型,这种人说话做事都要慢一些,跟那些“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人比起来自然会显得拖延一些。动力不足也会导致学生拖延,像写作业,很多学生是在老师要检查的压力下才做,缺乏自主学习的足够动力,很容易出现做作业拖到很晚的情况。虽然做事拖延基本上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却能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在拖延的过程中其实孩子的内心并不轻松,焦虑情绪如果频繁出现,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