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永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全面推进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如何做好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制订以下实施方案。一、 指导思想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通过整合项目、集中资金,创新项目管理机制,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着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规范建设标准,明确管护责任,推进农田发展方式转变,为确保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 工作目标自??年起,全区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万亩,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公斤以上。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完善,耕地质量和地力等级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生态修复能力得到提升。三、 工作原则(一)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基础,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重点布局在粮食生产为主的基本农田区域。同时,兼顾棉花、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优势产区。(二) 集中投入,整体推进。统一规划设计,采取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的建设方式,确保建一片、成一片。(三) 严格标准,确保质量。严格落实福建省制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四) 节约资源,保护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挥农田在生产、生态、景观方面的综合功能,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调。(五) 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切实落实政府投入责任。鼓励和引导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积极筹资投劳,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六) 建管并重,良性运行。项目建成后,要及时确权登记,健全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加强对项目工程管护工作的督查指导和监测评价,强化信息管理,确保工程规范、良性运行,发挥长久效益。四、工作机制(一)统一规划布局,集中连片推进。一是科学规划。按照省下达我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和要求,编制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经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任何部门及个人不得随意更改,以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高标办)统筹安排组织区发改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农综办等相关单位根据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方案,按照项目申报程序及方式及时向上级部门申报项目,确保项目申报、资金整合、工程建设三到位。二是分片建设。依据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连片建设的原则,将全区辖1个街道、12个镇、11个乡划分为3个片区,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圆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其中:第一片区包括凤城街道、湖雷镇、峰市镇、城郊镇、仙师镇、虎岗镇、洪山乡、西溪乡、堂堡乡、合溪乡、金砂乡,第二片区包括坎市镇、高陂镇、抚市镇、培丰镇、龙潭镇、,第三片区包括湖坑镇、湖山乡、岐岭乡、古竹乡、大溪乡、陈东乡、高头乡、下洋镇。三是分类实施。根据集中连片、规模建设、轻重缓急等原则,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划分为核心区、辐射区两类,核心区、辐射区建设面积比例大体在1:1左右。核心区必须按《福建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要求统一组织设计,达到路成网、田成块、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