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摘要本文在建立有关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过度放牧对草原退化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提出了如何合理制定草原牧场经营承包期、严格控制放牧规模等一系列草原资源保护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原则。关键词过度放牧草原退化资源保护激励约束机制1引言我国草地面积广大,约有60多亿亩,%,总拥有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但按人均水平计算,我()的二分之一,且天然优质牧场比例不高。近三十年来,在畜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我们轻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加之严重过度放牧,我国的许多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草地已经严重退化,沙漠化和盐碱化的面积正在逐年扩大。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2]。70年代末,%,%,%[3]。草原退化导致土壤侵蚀和干旱、沙化、鼠害、虫害加剧,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反过来又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制定有效的草原资源保护激励与约束机制,使牧民(农民)在积极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草原资源下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政府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对草地退化的生物学机理研究较多[5][6][7],对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只限于定性描述。本文在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与揭示了牧场过度放牧的深层次原因和机理,提出了一系列草原资源保护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设计原则。,假设只有一户牧民在此牧羊为生。根据这块草原的地理位置、土质、草的种类及质量,假定能保持植物可再生和草原生态平衡的最大可能牧羊数量为qm。若牧羊数量超过该极限,则草原开始退化。设可放牧有效草原面积为s,草原退化率为r。可放牧有效草原面积和草原退化率是牧羊数量的减函数,若取该函数为线性形式,且牧羊规模提高1%引起的草地退化比率为d,则有如下函数形式:dqqqrmm)(??)0,(??rqifqm)1(、产毛率等经济指标下降,从而导致平均每只羊的经济价值p下降(假设不考虑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假设平均每只羊的经济价值p与草原退化率r的函数关系为:其中,?为草原退化率增加一个百分点引起的每只羊的经济价值下降比例(也可认为是草原退化价格弹性系数)。p0为草原未退化下的每只羊的经济价值(假设不考虑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假设每只羊的饲养成本为c,牧民牧羊数量为q,则该户牧民的期望收益函数为:上式u对q求导并令其为零,有:将上式代入(4)式,有:图1牧民期望收益曲线若牧民牧羊数量为qm,则牧民的期望收益为:下面证明如下不等式成立:)1(0rpp???)1(0rss??cqqqqqdpumm????)1(0?)1(20*pcddqqm?????200*)1(4pcddqpum?????mmmcq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