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1
文档名称:

【强烈推荐】出国留学--美国商学院申请流程.doc

格式:doc   页数:2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强烈推荐】出国留学--美国商学院申请流程.doc

上传人:chuandao1680 2016/4/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强烈推荐】出国留学--美国商学院申请流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国商学院申请流程分析查询学校资料美国大学超过 3000 所,但值得申请的不过 200 多所。你可以在本查阅这些资料。需要注意的是, 你可以申请 2-3 所名望好一些的学校,同时可申请 2-3 所一般的学校。索取申请表格向你选择的学校索取入学申请表格和奖学金、助学金申请表。你可以写信, 但不必写得太长, 因为信只是一般的工作人员处理,离录取尚远。填写申请表根据表格内容逐项填写。要保证书写的外观与正确。提供考试成绩你需要提供 TOEHL 、 GRE 或 GMAT 成绩。此成绩最好早一些获得,以免影响你的申请。提供大学成绩单由学校签发,最好密封由学校直接寄出。注意成绩要折合美国评分标准 A-B-C-D-F 制。成绩单的内容要译成英文。准备推荐信推荐信要说明被推荐人的基本情况, 介绍推荐人的成绩, 包括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获得奖励、所具备的能力等。最好有系主任、专业导师写的推荐信。推荐人最好要具备高级学术职称。写好自传和个人陈述自传是影响录取的重要文件。自传要真实、全面, 简明扼要。有关内容不要遗漏。个人陈述对是否获得奖学金尤其重要。你可以通过文字向你申请的学校全面反映你的能力。经济担保证明出具相关银行存款或亲友经济资助证明, 如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 可不提供此证明。如亲友担保,需由担保人填写 I-13 4 表格,并附上有关证明。正式提出申请将所有申请材料连同申请费一起提交你所选定的学校。获得录取如学校录取, 会发出录取通知。如被几所学校同时录取,要回复对方,告知你的决定。申请签证准备好全部申请材料后, 向美国驻华使领馆申请学生签证。登陆入境获得美国签证后入境。真的不掉线吗?? 、???????????? 一、中世纪文学古英语文学英格兰岛的早期居民凯尔特人和其他部族, 没有留下书面文学作品。5 世纪时, 原住北欧的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侵入英国,他们的史诗《贝奥武甫》传了下来。诗中的英雄贝奥武甫杀巨魔、斗毒龙, 并在征服这些自然界恶势力的过程中为民捐躯。它的背景和情节是北欧的, 但掺有基督教成分, 显示出史诗曾几经修改, 已非原貌。按照保存在一部 10 世纪的手抄本里的版本来看, 诗的结构完整, 写法生动, 所用的头韵、重读字和代称体现了古英语诗歌的特色。 6 世纪末, 基督教传入英国,出现了宗教文学。僧侣们用拉丁文写书, 其中比德所著的《英国人民宗教史》(731 年完成) 既有难得的史实, 又有富于哲理的传说,受到推崇,并译成了英文。此后,丹麦人入侵,不少寺院毁于兵火,学术凋零。 9 世纪末, 韦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力抗丹, 同时着手振兴学术, 请了一批学者将拉丁文著作译为英文, 并鼓励编写《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这是用英国当地语言写史的开始。中古英语文学 1066 年诺曼人入侵, 带来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 也带来了一批说法语的贵族。古英语受到了统治阶层语言的影响, 本身也在起着变化,12 世纪后发展为中古英语。文学上也出现了新风尚, 盛行用韵文写的骑士传奇,它们歌颂对领主的忠和对高贵妇人的爱, 其中艺术性高的有《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它用头韵体诗写成, 内容是古代亚瑟王属下一个“圆桌骑士”的奇遇。 14 世纪后半叶,中古英语文学达到了高峰。这时期的重要诗人乔叟的创作历程,从早期对法国和意大利作品的仿效, 进到后来英国本色的写实, 表明了英国文学的自信。他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用优美、活泼的韵文, 描写了一群去坎特伯雷朝圣的人的神态言谈;他们来自不同阶层和行业各人所讲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6 世纪,由于新航路发现后海外贸易发达,英国国力逐渐充实,民族主义高涨, 1588 年一举击败大陆强国西班牙派来入侵的“无敌舰队”。文化上也出现了一个活动频繁、佳作竞出的文艺复兴局面。一如在 14 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在英国是以重新发现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始的。大学里恢复了古希腊语的教学, 接着出现了规模宏大的翻译活动, 众多的学者、作家将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意、法等国的学术和文学名著译成了早期近代英语。哲学家、教育家、历史家、政治家、宗教人士纷纷从事著述, 用不同方式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 其中有托马斯· 莫尔用拉丁文写的《乌托邦》(1516) 。这部作品借一个旅行者谈海外见闻的方式, 描绘了一个没有私有制和宗教压迫而崇尚学术的理想社会, 而对为了能多产羊毛而大规模圈地、迫使贫苦农民流离失所的“羊吃人”的现实英国作了有力的谴责。诗歌创作空前活跃,大批诗集出版, 开一时风气的重要诗选也陆续问世,其中《杂集》(1557) 发表了华埃特和萨里两人对于意大利十四行诗的仿作,使这一诗体在英国生根。到了 90 年代,锡德尼等著名诗人都出版了十四行诗集, 虽然仍以歌颂爱情为主, 却能突破旧格局而注入新内容。比十四行更重要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