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第分册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细则.doc

格式:doc   大小:2,005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第分册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细则.doc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0/10/16 文件大小:1.9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第分册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细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第3分册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细则***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前言 II1检测条件 12检测准备 23检测方法 34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35检测原始数据和报告 4附录 A(规范性附录)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报告 5附录 B(资料性附录)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的典型图谱 6附录 C(资料性附录)高频局部放电信号分类方法 8附录 D(资料性附录)高频局部放电接线示意图 9前言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变电运检管理水平,实现变电管理全公司、全过程、全方位标准化,国网运检部组织26家省公司及中国电科院全面总结公司系统多年来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管理经验,对现行各项管理规定进行提炼、整合、优化和标准化,以各环节工作和专业分工为对象,编制了***变电验收、运维、检测、评价、检修管理规定和反事故措施(以下简称“五通一措”)。经反复征求意见,于2017年3月正式发布,用于替代国网总部及省、市公司原有相关变电运检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各级单位。本细则是依据《***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编制的第3分册《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细则》,适用于35kV及以上变电站的变压器、避雷器、耦合电容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高压电力电缆和高压套管等容性设备。本细则由***运维检修部负责归口管理和解释。本细则起草单位:国网浙江电力。本细则主要起草人:徐翀、姚晖、吴忠、毛明华、童志明、蓝道林、黄宏华、邹国平。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细则检测条件环境要求除非另有规定,检测均在当地大气条件下进行,且检测期间,大气环境条件应相对稳定。检测目标及环境的温度不宜低于5℃;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0%,雷、雨、雾、雪等天气不得进行检测;检测时应避免手机、照相机闪光灯等无线信号的干扰。室内检测避免气体放电灯等对检测数据的影响;进行检测时应避免干扰源和大型设备振动带来的影响。待测设备要求设备处于带电状态。待测设备上无其他作业;待测设备接地引线(或被检电缆本体)上无其他耦合回路;人员要求电力设备高频局部放电的带电检测,检测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熟悉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的基本原理、诊断程序和缺陷定性的方法,。了解高频局部放电检测仪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掌握高频局部放电检测仪的操作程序和使用方法。了解被测电力设备的结构特点、运行状况和导致设备故障的基本因素;经过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安全要求应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的相关要求;应确保操作人员及测试仪器与电力设备的带电部位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应避开设备防爆口或压力释放口;测试中,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接地良好;在使用传感器进行检测时,应戴绝缘手套,避免手部直接接触传感器金属部件。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如遇雷、雨、雪、雾不得进行该项工作,风力大于5级时,不宜进行该项工作。行走中注意脚下,防止踩踏设备管道、二次线缆;防止传感器坠落而误碰设备;保证被测设备绝缘良好,防止低压触电;仪器要求电力设备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系统一般由高频电流传感器、相位信息传感器、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数据处理终端和显示交互单元等构成。高频局部放电检测仪器应经具有资质的相关部门校验合格,并按规定粘贴合格标志主要技术指标检测频率范围:通常选用3MHz到30MHz之间。检测灵敏度:小于等于-100dB/10pC。高频电流传感器需有较强的抗工频的磁饱和能力。功能要求具备连续测量能力,内外两种同步模式,能识别和抑制干扰,拥有局部放电波形和数值两种显示功能。具有放电相位、幅值、放电频次信息显示功能。具备数据保存功能,可实现数据、图像的动态回放和无线传输。检测仪器具备抗外部干扰的功能。按预设程序定时采集和存储数据的功能。宜具备检测图谱显示。提供局部放电信号的幅值、相位、放电频次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并可采用波形图、趋势图等谱图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展示。宜具备放电类型识别功能。宜具备模式识别功能的仪器应能判断容性设备中的典型局部放电类型(自由金属颗粒放电、悬浮电位体放电、沿面放电、绝缘件内部气隙放电、金属尖端放电等),或给出各类局部放电发生的可能性,诊断结果应当简单明确;电池工作时间:充满电后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6小时。检测准备检测前,应了解被测设备数量、型号、制造厂家、安装日期等信息以及运行情况。配备与检测工作相符的图纸、上次检测的记录、标准化作业执行卡。检查环境、人员、仪器、设备满足检测条件。确认被测设备末屏接地良好,无开路风险。现场具备安全可靠的独立电源,禁止从运行设备上接取检测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