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文档名称:

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doc

格式:doc   页数:6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doc

上传人:yunde112 2014/5/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09-2020)
(文本)
佛山市人民政府

前言
一、工作背景
建设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率低、土地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佛山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瓶颈。未来,在保持经济增速的同时应坚守耕地保有量,促使城市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的城市发展定位为佛山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三旧”改造应充分支撑这四个发展目标的实现,推动佛山又好又快的发展。
,制约佛山城市可持续发展。%,至2020年的市域建设用地总面积将达到1357平方公里,土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急需改造低效土地,提高单位土地产出,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城市发展转型。佛山现状的制造业还有大量的规模小、低效、能耗大的企业,第三产业水平较低,需要通过改造升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了广佛之间产业要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赢。佛山需要培育特色产业,促进产业优化提升和发展模式向轻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资金技术型转变,如由原来的陶瓷“制造基地”走向“总部基地”。
,创建宜居城乡环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宜居城乡的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拉近城乡差距的主要手段。佛山现状城区内公共开放空间较缺乏,服务设施滞后。农村建设水平与城市差距较大,城乡整体人居环境较差。在建设宜居城乡的要求下,佛山必须提高环境建设水平,改善城乡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在此土地紧缺和新增用地量无法满足粗放型发展的需求下,佛山各区开始积极探索通过“三旧”改造,挖潜城市存量建设用地,解决土地制约问题。2007年6月,佛山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改造的决定》和三个相关的配套文件,有效指导“三旧”改造的工作推进。在2008年9月,针对改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经验,又出台了《加快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改造补充意见》,在“三旧”改造方面进行了更多的政策探索,同时各区也相应编制了“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09年2月,由佛山市规划局牵头组织《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09-2012)》编制,由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工作。在经过多次的与各区、市三旧办和市领导的交流和汇报后形成专家评审稿,9月10日本专项规划通过专家评审。9月17日根据专家评审会意见修改完善后,征求五区人民政府以及各相关单位意见。9月28日佛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发展与策略专业技术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09-2020)》,并于10月12日通过了佛山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二、“三旧”改造范围
结合广东省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与佛山市府办《贯彻省政府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将以下土地列入改造范围:
,进行城中村改造的用地。
,进行旧城镇改造的用地。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和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工业用地。
“退二进三”企业的工业用地。
、城市规划、消防、环保等要求进行改造的集体旧物业用地。
、淘汰类产业转为鼓励类产业或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的原厂房用地。
、不具保留价值、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的村庄。
,不再作为工业用途的厂房(厂区)。
“万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确定的示范村或列入“村居整治”工程的村。

“三旧”改造范围的用地。
三、“三旧”及改造工作现状

(1)旧城镇建设特征:用地混杂、道路不通畅,影响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市政配套设施老化,建设标准跟不上城市发展;景观较差、缺乏公共活动空间;旧仓库或废弃厂房、旧仓库占据城区土地。
(2)旧厂房建设特征:大量是临时建筑和单层简易结构厂房;道路不通畅、等级低,存在一定消防问题;土地、能源、环境消耗高,产出低,资源占用高,整体地块的开发强度小。
(3)旧村居建设特征:由于城市规划滞后,建筑无序,建筑密度过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居住环境差;在集体经济落后的村庄,管理形式松散、建设分散、用地超标。

(1)禅城区:现状存量土地较少,必须以改造提升现有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为主。旧城镇以连片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