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资料.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资料.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4/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资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物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精子和卵细胞),既是亲代的产物,又是子代的根源,是连接亲子代的纽带。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合子中的遗传物质,是子代个体发育的指令和规划图。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 导致不同配子的遗传物质存在差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理解和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那么减数分裂过程中,在染色体的行为发生变化时,其上的基因行为如何呢? 蕌一、基因在染色体上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如图 1所示,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注意:多对等位基因可以在多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以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二、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正常行为变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基因具有平行关系,因此基因会随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而出现同步变化。如图 2所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基因也被复制( Dd → DDdd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DDdd → DD 、d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其上的基因也随之分离( DD → D、 D; dd→ d、 d)。蕌注意同源染色体上相同基因的行为变化,如图 3所示,复制时( dd→dddd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dddd →dd、d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dd→d、d)。如涉及多对等位基因,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还存在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如图 4所示。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导致配子中的基因组成发生变化(基因重组),如图 5所示。蕌【典例 1】( 2011 · 江苏卷) 如图为基因型 AABb 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 a是由基因 A经突变产生蕌 【解析】该细胞内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不同,为非同源染色体,从基因来看,等位基因 B、b已分离,因此该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极体。个体的基因型为 AA ,图中出现的 a不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 只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若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两个精子类型不同,分别为 AB 和 aB ;若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则产生的卵细胞和极体的类型也不同,由于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个,因此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该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正常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对应的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答案: A蕌三、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异常行为变化蕌 1 .基因突变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在 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中,如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如图 6所示。注意:突变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上,可以是显性突变,也可以是隐性突变。 2 .基因数量变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着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常,往往会引起配子中基因数目的增减。在分析基因数目变化时,应考虑变化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关还是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关。如图 7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的配子情况。图8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配子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