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论析苏区“红色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论析苏区“红色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6/4/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析苏区“红色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析苏区“红色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论文关键词] 民族精神;红色文化;丰富与发展[ 摘论文要]江西是一块神奇的“红土地”,在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光荣传统闻名中外。世代相传。中国共产党人、苏区人民和各界进步人士共同创造的“红色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并以其独有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塑造功能、激励功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精神是深探溶化在中国人民血液之中的挥之不去、化之不开的深厚民族情感、优秀民族品格和坚定民族志向,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其独有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塑造功能、激励功能而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民族精神又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内涵的与时具进的概念,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民族精神都有它相应的具体体现,比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洪精神等, 就是民族精神在特定时期的具体化。江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我们所说的“红土地”,指的是以江西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及其邻省的老革命根据地所辖的红色区域。而“红色文化”,从很大范围来说就是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诞生于井冈山和以瑞金为核心的中央苏区“红土地”之上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新的革命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性革命文化运动的产物,不仅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政治、经济的特点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而且在继承“五四”运动革命传统的基础上,开辟了我国新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苏区人民和进步人士共同创造、积淀的重要文化遗产; 而它在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光荣革命传统,正是“红色文化”中最核心和最精华的部分,涵盖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定义和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在苏区时期的进一步延续、丰富和发展,并成为中国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红色文化”进一步构建了忠诚爱国的民族情怀爱国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自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浓厚情感,它是民族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动员和鼓舞人民为自己祖国的生存发展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一面旗帜。在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等一批革命前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高举起“为了苏维埃而斗争”的大旗,创建了以瑞金为核心的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 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开创了光辉的历史阶段。在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斗争环境中,苏区的革命文化一直在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面向工农兵,面向人民群众,服务于党的路线,服务于革命战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统区的进步文化相配合、相辉映,在苏区兴起了以工农兵斗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和蓬勃发展的群众文化运动。这些革命文化艺术运动,始终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直接为革命斗争服务,在宣传党的政策和中心任务等方面,起了很大的战斗作用。如刊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