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细菌学---结核分枝杆菌资料.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细菌学---结核分枝杆菌资料.doc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6/4/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细菌学---结核分枝杆菌资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结核分枝杆菌一. 概述结核分枝杆菌( )简称为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i )。早在 1882 年, 德国细菌学家郭霍(Robert Koch ,1843-1910 )就已证明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本菌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但以肺部感染最多见。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不断发展和卫生生活状况的改善,结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曾一度大幅下降。 20世纪 80年代后,由于艾滋病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吸毒、贫困及人口流动等因素,全球范围内结核病的疫情骤然恶化。据WHO 统计,全世界约每 3个人中就有 1个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中结核分枝杆菌携带率高达 80% ,其中约 5%~10% 携带者可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近二十年,由于艾滋病的流行,感染了 HIV 的结核分枝杆菌携带者,由于病毒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性比未感染 HIV 者高30~50倍,且结核的病程发展更快。此外,在 HIV 感染的发展进程中,结核是最早发生的一种机会性感染,结核病加重了 HIV 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疾病负担,使其更易死亡。目前全球每年约出现 8百万结核新病例,并导致约 3百万人死亡。中国每年死于结核病的人约 25万之多,是各类传染病死亡人数总和的两倍多。因此,结核病又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并成为某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艾滋病高发区人群的首要死因。 1. 结核分枝杆菌为分枝杆菌属,本属分类较多,其中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和某些非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较慢对人有致病性, 非结核分枝杆菌根据生长速度和产色等不同又分为 4组。 :结核分枝杆菌为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大小 1~ μm。牛分枝杆菌则比较粗短。分枝杆菌属的细菌细胞壁脂质含量较高,约占干重的 60% ,特别是有大量分枝菌酸( mycolic acid )包围在肽聚糖层的外面,可影响染料的穿入。分枝杆菌一般用齐尼( Ziehl- Neelsen )抗酸染色法,以 5%石炭酸复红加温染色后可以染上,但用 3% 盐酸乙醇不易脱色。若再加用美蓝复染,则分枝杆菌呈红色,而其他细菌和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近年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在细胞壁外尚有一层荚膜。一般因制片时遭受破坏而不易看到。若在制备电镜标本固定前用明胶处理,可防止荚膜脱水收缩。在电镜下可看到菌体外有一层较厚的透明区,即荚膜,荚膜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 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外经青霉素、环丝氨酸或溶菌酶诱导可影响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合成, 异烟肼影响分枝菌酸的合成, 巨噬细胞吞噬结核分枝杆菌后溶菌酶的作用可破坏肽聚糖,均可导致其变为 L型,呈颗粒状或丝状。异烟肼影响分枝菌酸的合成,可变为抗酸染色阴性。这种形态多形染色多变在肺内外结核感染标本中常能见到。临床结核性冷脓疡和痰标本中甚至还可见有非抗酸性革兰阳性颗粒,过去称为 Much 颗粒。该颗粒在体内或细胞培养中能返回为抗酸性杆菌,故亦为 L型。二、基因组及质粒 TBH37Rv 株基因组是环状双链 DNA ,共有 4403765bp 是截至该菌公布时第二大微生物基因组。该基因组 G+C 平均值 % ,共有 4033 个基因,功能一直的有 1734 个,另 605 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见于其他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