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六安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2015)为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实现全市卫生资源的统筹与优化配置,规范行业管理,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第一章总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统领,以人群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为核心,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以推动卫生发展方式转变为着力点,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充分发挥卫生事业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市形成较为完善的以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县级医院为核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枢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融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精神卫生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于一体的新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三、卫生工作指标到2015年,;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6‰和9‰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4/10万以下;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合格率达90%以上;对集中式供水单位监督覆盖率达100%;水质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本地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包括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麻疹成分的麻风疫苗、麻风腮疫苗、麻腮疫苗)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以县区为单位达到95%以上;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95%以上。四、卫生发展规模到2015年,我市卫生服务体系规模的控制指标如下:床位总数18000张,;全市执业(助理),,。以上控制指标经过总量控制,内部调整,基本能够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第二章规划内容一、医疗机构(一)布局和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原则上不再新设置各级综合性医院,市辖区人民政府原则上不再新建医院,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提供高端特色诊疗服务。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做精做优、做大做强。着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支持和引导现有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及规模小、层次低、专科特色不明显的医疗机构进一步调整办医思路,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专、精、优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根据城区居民的医疗需求及城区医疗机构能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能力和现状,适当增加专科医院设置,新建专科医院主要弥补城区医疗机构专科医疗技术和服务的不足,应拥有自主产权的房屋,按二级及以上规模设置,投资总额不低于1个亿。专科医院与现有综合性医院的距离原则上应不少于1000米。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距离不少于500米。在符合准入标准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由社会资本举办。适应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急剧增长的形势,在市、县城区适当发展中间性医疗服务和设施,包括医院内康复医学科、社区康复、家庭病床、护理站、护理院、老年病和慢性病医疗机构等,与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合,更好地为老年病人和慢性病病人服务。其他以中医诊所和特色专科门诊为主的各类个体诊所等作为城市医疗服务网络的补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不到的区域根据情况设置。设置人应为申请者本人,且具备举办的相应资质,拥有独立设置、自主产权、面积和布局符合要求的房屋,配齐必要的设施。(二)功能和规模1、公立医疗机构(1)综合医院三级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在巩固三甲医院成果基础上,争创全国百姓放心示范百佳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西院区按三级标准建设,在规划期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全市范围内发挥医疗、教学、科研等作用,承担全市疑难病的诊治、急重症的抢救、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及业务技术指导职责。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按三级标准建设。六安市立医院(裕安区人民医院)、舒城县人民医院、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力争创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霍山、金寨、寿县人民医院和霍邱第二人民医院、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金安区人民医院)为二甲医院,在辖区内继续发挥好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作用。叶集试验区要做好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建1所二级医院;为适应霍邱铁矿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霍邱县经济开发区增设1所二级综合医院;根据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当增设二级医疗机构。(2)中医院规划期内,加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