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郑州城市总体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196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郑州城市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xnzct26 2020/10/24 文件大小:1.1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郑州城市总体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市人民政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一)[作者:zzupb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2649    更新时间:2005-12-31    文章录入:zzupb]第一章总则第一条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十几年来的贯彻实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1992年进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投资硬环境40优行列。实践证明,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对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为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把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商贸城市”的指示精神,本次规划在原规划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及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必要的修订。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的重点是:,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强化商贸金融设施建设。,完善全市城镇体系。,突出交通枢纽优势。,展示古代商都风貌。,提高环境质量。第三条城市规划区围:市行政辖区平方公里为市城市规划区围。包括中原、金水、二七、管城、邙山、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围。第四条修订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突出区位优势,以科技为先导,以贸促工,以流通促发展,贯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建设方针。实行城乡统筹规划,严格控制市区规模,切实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保护与展示商代遗址、嵩山少林寺等文物古迹,加强旅游及环境卫生设施和大环境绿化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增加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发挥亚欧大陆桥和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作用。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第五条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本世纪末,把建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商业贸易、金融中心,陇兰经济带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步入全国省会城市先进行列。本规划期末,把建成全国重要的商贸、金融、信息中心,达到中等发达;成为经济繁荣、交通发达、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良好、具有中原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商贸城市。下世纪中叶,把建成为现代化、多功能的国际商埠。第六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加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运行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贯彻落实市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逐步实现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2010年前后达到中等发达。第七条充分利用的区位、交通枢纽、流通中心及陆口岸等优势,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全面振兴,迅速增强经济实力,扩大辐射力与吸引力,实现我国中部经济崛起。本世纪末实现国生产总值430亿元以上(1990年不变价,下同),工农业总产值达900亿元,第三产业比重41%。本规划期实现国生产总值翻两番以上,2010年达到1200亿元,第一、二、∶∶51。第八条坚持科技兴市。加速科技进步,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带动各县(市)区经济技术开发事业的发展。第九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起服务省会、面向全国并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服务一流的第三产业体系。优化市区用地结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发达的消费资料、生产资料和各类生产要素市场。本规划期末,商业、服务业产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50%以上。第十条积极发展第二产业,促进工业化进程。坚持以市场和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广泛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工业结构调整,逐步实现生产力合理配置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再造工业主导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冶金建材、食品卷烟、能源六大支柱产业。市中心区及边缘组团,重点发展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和食品卷烟三大支柱产业;县(市)、卫星城区,应发挥各自优势,重点发展冶金建材、医药化工、能源三大支柱产业;乡镇工业布局应相对集中,建设乡镇工业小区,重视集聚优势和规模效益。同时,加强对工业污染的治理。第十一条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抓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