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16年.ppt

格式:ppt   大小:4,854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16年.ppt

上传人:1485173816 2020/10/25 文件大小:4.7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16年.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正确、适时戴、: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适时正确穿、脱隔离衣或防护服、: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做好清洁与消毒,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应定期清洁,保持干燥;遇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护理操作过程中,保证光线充足,:使用针头勿套上针帽,针头和锐器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使用后的针头立即放入锐器盒统一处理,垃圾一定要分类放置(推治疗车):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6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l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PPE):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纱布口罩:保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灰尘伤害的防护用品。外科口罩: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带的口罩。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包括密合性测试、培训、型号的选择、医学处理和维护。护目镜: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溅入人体眼部的用品。防护面罩(防护面屏):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溅入人体面部的用品。术语和定义防护用品手套:防止病原体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疾病和污染环境的用品。隔离衣:用于保护医务人员免受到血液、体液和其他感染性物质污染,或用于保护患者避免感染的防护用品。根据与患者接触的方式包括接触感染性物质的情况和隔离衣阻隔血液和体液的可能性选择是否穿隔离衣或选择其型号。防护服: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所穿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抗静电、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术语和定义10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11清洁区: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区域。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间等。: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患者用后的物品、医疗器械等的处理室、内走廊等。: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暂存和处理的场所。包括病室、处置室、污物间以及患者入院、出院处理室等。术语和定义14两通道: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患者通道、出人口设在污染区一端。15缓冲间: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均有门的小室,为医务人员的准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