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极富哲理与文学精华,是古圣先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财富。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校文化底蕴、加强学生道德教育,根据县教育局及镇教管中心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经校委会研究决定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将系统地组织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进校园活动。为保证该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和系统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二、活动口号“诵国学明世理做贤人”三、总体目标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展经典诵读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小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提高学生的;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强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把学生培养成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现代人意识、胸怀传统文化底蕴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四、领导小组:组长:周泽副组长:陈彩霞组员:邓云云、李群芳、石金艳及各班主任五、具体内容第一阶段:各班诵读《中华经典诵读》第二阶段:(1)、小学一、二年级:注音版的《三字经》、《弟子规》等。必背古诗前20首。要求:“不求甚解,但求熟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热爱。(2)、小学三年级:完整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小学生必背古诗前40首。要求:能够读准字音,会写会背并理解词义句义,学会适当应用。(3)、小学四年级:完整精读注释版的《三字经》、《千字文》、《千字文》等。小学生必背古诗前50首。要求:在巩固中低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通晓其义,能够讲解和适当讨论,并组织背诵、书写和积累。(4)小学五年级:《三字经》《笠翁对韵》必背古诗70首。要求:在巩固中低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通晓其义,能够讲解和适当讨论,并组织背诵、书写和积累。(5)小学六年级:《三字经》《增广贤文》必背古诗70首。要求:在巩固中低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通晓其义,能够讲解和适当讨论,并组织背诵、书写和积累。六、具体要求:国学经典的学习以诵读为主,多种形式结合,学习过程中教师适度讲解,注意引导学生自学自悟并身体力行。1、每日一读:每天读报课时间,进行经典的诵读、学习。每班选择一名同学负责带读。每周二读报课由广播员全校带读《弟子规》。2、每周一课: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中华经典诵读》课本的学习。3、每人一本:学校每周一集会时间由广播员带领全校师生积累一句国学经典名句,每位同学准备一本专用作业本抄写学校要求的国学经典名句,每天课间操时齐背并由学校抽背,背不出的班级一次扣2分。(学校每月常规检查时抽查各班五名同学的抄写情况,作为期末国学经典诵读评比的依据之一)4、诵读专栏。在黑板上开辟一小块专栏,安排专人将(每天)的诵读内容写在专栏上,语文教师负责检查落实。5、各班要制定出品德、礼仪、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班规,要把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礼仪教育、诚信教育融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之中。6、各班要将国学经典融入到班级活动中,与读书、书法、绘画、歌咏、板报等多种学习形式结合,增加学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要利用好课余时间开展活动,或个人读,或小组读,或全班读,形式多样;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抑扬顿挫,生动活泼,轻松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