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听董平教授《王阳明心学》心得.ppt

格式:ppt   大小:2,436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听董平教授《王阳明心学》心得.ppt

上传人:PAN 2020/10/28 文件大小:2.3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听董平教授《王阳明心学》心得.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王阳明心学主讲师:董平整第一讲王阳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名叫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后搬到绍兴。对于他的评价是“真三不朽”:“立德”、立功”,成就圆满王阳明年轻的时候很顽皮,不喜欢读书,他的爱好很广泛,喜欢骑马射箭等等,也就是一些老师所认为的不务正业的东西。他在有一天问他的老师:“人为仕么要读书?”老师回答呢,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升官加爵之类的,当然现在的老师家长们也会这样告诉孩子,好好读书,考好大学找好工作,可是王阳明对老师也就是夫子的说法产生了质疑,他认为人生的头等大事不是考取功名,而是做圣人,这就是王阳明的“立志”,这就是王阳明一生的起点然后王阳明开始向着这个“志”看齐,硏究兵法、佛教、道教的思想,并且运用自如,这里没有什么需要特提的方面所以一笔带过34岁那年,王阳明的遭遇很多,生活受到沖击然后转折,正德元年他被发配到贵州龙场,这段时间他过的很苦,甚至生命都面临着挑战,衣食温饱都成了问题,而这时,也是他的思想和生命境界得到提高升华时候,为他后来提出“良知学说”打下了基础在王阳明40-50岁这段时间里,王阳明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升华和发展,但是他并没有得到荣誉反而受到了诬陷和诽谤,这使他的思想发生了飞跃,就在这时第一讲他提出了“良知学说”,这时候标志着王阳明的思想已经成熟,他开始讲学,传播他的思想,使得他的思想得以完成。56岁时,王阳明和平处理了广西少数民族事件,发起对八寨断藤峡的围剿这使得他的身体变差,最后再船上去世,终年57岁这就是王阳明一生的大致总结,当然在此我所剖析强调的是他的思想,下面是他思想的一个大致的发展演变过程34岁之前为自己的目标确立的时判35-50他的思想开始得到完善和形成50-“心即理”,这是他全部思想的基础和起点既然说到了这里,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宋代理学的发生理学”历史悠久,规模庞大而且思想丰富,理学的提出者是陆九渊,也被称为象山先生后者陆象山,而理学的起点是唐朝的韩愈,那个时候盛行佛教,这使韩愈产生了一种对本土文化的文化忧虑,因为佛教的思想冲击对儒家思想的冲击是很大的,于是韩愈开始反佛,排斥佛教。回样有此忧郁的还有北宋五子们,他们开始研究、领会重新追溯儒家文本,重建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自我更新,这种更新里包涵着五子对于佛教、道教的剖析和理解,形成了新的完成自我更新的儒家文本十二世纪中叶,朱熹的思想、二程的思想的完成,也就是“理”的确认,朱熹提出了“理”,但是“理”又在哪里呢?可以触碰可以看到吗?这时候与朱熹的理论相背的是陆象山先生,他认为“理”在我们的心里,心即理,圣人之学心学也。同时还要浙东学派吕祖谦认为“理”“道”都在生活中,他们研究历史还有历史名人,他们认为“理”贯彻在整个人类的生活和世界的规律当中而王阳明也是在说“理”和“心即理”,那么王阳明的思想和陆象山的思想又有哪里不一样呢?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王阳明的“理”要比陆象山的理细致第二讲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王阳明在“心即理”的基础上延伸出了“良知学说”“良知”“致良知的观点,而“心即理”在阳明心学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大的。天下万物各有各的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我们自己本身就有,就看自己是否愿意王阳明经过自己最困难的时期来感悟生死,在逆境中生长使他的心灵得到升华,让他的精神世界有所改变,才有了最后的王阳明。王阳明在死后他的朋友湛若水为他所写的墓志铭上有对王阳明的批评,他认为王阳明年少的时候不该沉迷在任侠(侠义)骑射(骑马射箭)词章(诗词文章)神仙(道教)佛(佛教)上,但是我不这样认,我认为如果王阳明不喜欢这些,那么将没有那个把“理学”推上最高峰的王阳明“心即理”那么什么是“心”呢?这里的“心”是本心,是我们自身的一种精神、意识,心是身体的主宰,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都是由我们的心决定的,你的心有多大你看到的世界就有多大。但是我们普遍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处在心灵失位状态,心灵失衡的状态,由此延伸,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心灵回归到本位呢,认识自己明自自己的本质,才有可能有本质的飞跃“理”是什么?第二讲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理”是宇宙的最高原理、真理,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天道”,是一切原本的样子,是“人道”“天道”的合一,是“纯者”也是黑格尔所说的“纯有”的存在。人本身实在的状态就是宇宙的本体,它们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明自自己的本质,人本质的状态,才有可能发生本质的飞跃,心灵的升华,达到一二种心如明镜的境界,这就是丛无到有,然后丛有到无的一种体现,但是最后的无和最开始的无并不是一个意思,这是一种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无”,是达到一种境界以后的顿悟,从世界而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