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知识点全括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86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知识点全括总结.doc

上传人:xnzct26 2020/10/30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知识点全括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教学概述一、: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传授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1)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1)形式教育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代表人物有英国洛克和瑞士的裴斯泰洛齐。2)实质教育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实质教育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代表人物有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塞。(2)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首要任务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智育、上课的关系1)教学与教育: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除了教学,学校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进行教育。2)教学与智育: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现。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美体劳教育的实施途径。3)教学与上课: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包括上课,还有备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等一系列环节。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第二节教学过程一、教学的本质: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实际上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具体变现为::学生认识的客体是教材,教材是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反映,即学生学****的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即是目的,也是手段,认识是发展的,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形成学生(主体)-课程与教材(客体)-教师(领导)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通过间接知识认识世界,可以减少探索的实践,避免探索的弯路,能够尽快掌握人类的文化精华。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一)教学规律: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1)含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的是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直接经验就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就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2),: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发展性规律)1)含义: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辨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中2)。只有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才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知识中也包含认识方法的启示。。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其原有的智力水平的高低。即认识能力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