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郑州赋.doc.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郑州赋.doc.doc

上传人:lxydx666 2016/4/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郑州赋.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郑州赋王国钦刊发时间: 2008-02-05 08:17:13 光明日报[字体: 大中小]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建业于此,夏、商、管、郑、韩五朝为都。隋、唐、五代、宋、元、金、明、清时期为州。 20世纪初,京汉、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于郑,郑州从此成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1948 年 10月 22日,郑州解放。 1954 年 10月,河南省省会迁至郑州。郑州现辖 6区5市1县和 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总面积 平方公里,市区面积 平方公里,总人口 万人,城镇人口 万人。城市沿革郑州者,当代河南省府也。北枕黄河千秋入梦,南依嵩岳万里凭高,东邻古汴菊香醉客,西望牡丹国色呈娇,自古繁华于中州也。位居铁道交通之枢纽,扼控高速往来之咽喉,可建空航网运之中心,独占中部崛起之龙头,今日更商贾云集也。市中双塔,郑州挺立之脊骨矣。郑州者,华夏文明祖根也。《诗经》有云:“嵩高维岳,峻极于天。”仰嵩岳之巍巍、具茨嵯峨;证盘古之开天、浮清沉浊。念溱洧之泱泱、有熊立国;肇文明之滥觞、牧阡耕陌;使嫘祖之育桑、嫫母织帛;创图腾之为龙、鼎铸疆拓。夏禹都阳城,疏洪导流,三过家门而不入;殷商十四朝,流动迁徙,成汤称王而都亳。岁逾三千六百,证中原之物华天宝;首序八大古都,创文化之源远流长。或曰: “此真中华第一都也。”郑州者,民族文化滥觞也。黄河文化若陈年老酒,历久弥香,孕育滋养了民族摇篮;黄帝文化如理想大纛,旌旗招展,守望开拓着精神家园。嵩山天下奥, 五岳推至尊。问禅拜祖庭,文化竞相传:达摩十年面壁,明心见性留禅影;少林十三棍僧,扶正祛邪成美谈。三教合一图碑①,和谐共存千余载;普京万里造访, 中俄友谊续新篇。连战丁亥祭祖,两岸情系中国结;古刹喜迎罗格,奥运精神***燃。郑州者,文化形胜之地也。嵩山脚下,启母阙千载耸立,洗耳泉风采依然; 周公庙前②,八尺表量测日影,天之中确立当年。嵩阳书院,程门立雪;西汉武帝,古柏倒封。帝后礼佛图,一幅堪称珍品;巩义唐三彩,百件不嫌其多。打虎亭汉墓,浮雕石刻媲美墨彩壁画;嵩岳寺古塔,建筑艺术并辉佛教内涵。禅封中岳,武则天赐名登封;石淙会饮,玉女台摩崖题诗。青铜礼器称绝唱,莲鹤和合; 红陶黑彩敢夺魁,双壶并联。刘梦得兴来文撰《管城新驿》;朱少章积年著成《曲洧旧闻》。轩辕庙、中岳庙,庙庙有文化;初祖庵、二祖庵,庵庵见精神。太室山、少室山,山山传佳话;金水河、贾鲁河,河河忆古贤。郑州商城、郑韩故城, 历史风云归域内;后周皇陵、北宋皇陵,多少帝王化尘烟。京畿数朝,遗址幸存裴李岗;古都八景,义山别上夕阳楼③:闻凤台之荷香兮种莆田之春草,观汴河之新柳兮赏古塔之晴云;待龙冈之雪霁兮步卦台之仙境,登梅峰以远眺兮闻海寺之晨钟。郑州者,万里黄河之都也。黄河德水,郑州流淌之灵魂矣!白曰:“黄河之水天上来”,汇“地上悬河”雄浑壮丽;或云:“奔流到海不复回”,让“文化之河”绵延不息。黄河博物馆,馆纳黄河于咫尺;风景名胜区,区涵胜境冠古今。大河遗址,仰韶痕迹,黄河文化称标志;广武清台,历史桥梁,文化延伸访龙山。鸿沟对垒,弈搏楚汉,刘项曾此分天下;虎牢险关,群雄逐鹿,黎民涕泪叹兴亡。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风光旖旎;浮天阁、开襟亭、引鹭轩,引人遐思。母亲河畔,四海宾朋论“哺育”④;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