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小学五年级 音乐课第十册 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68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五年级 音乐课第十册 教案.docx

上传人:260933426 2020/10/31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五年级 音乐课第十册 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五年级音乐课第十册教案第十册第一单元《朝夕》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用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更替情景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清晨》、《晚风》、《晨景》和《渔舟唱晚》,从而体现了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总目标:1、指导学生演唱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体验感受轻快活泼、优美抒情的曲调。2、在音乐实践中掌握6/8排的拍号、强弱规律及指挥图示。3、聆听感受描绘清晨与晚景的音乐作品《晨景》和《渔舟唱晚》,感受本单元作品的所刻画朝夕的音乐形象。第十册第一单元《朝夕》第一课时总第()节教学内容:1、学习演唱歌曲《清晨》2、为歌曲《清晨》设计演唱形式教学目标:1、知识:学习歌曲《清晨》,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意境,并知道重唱、合唱是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2、能力: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清晨》,并从中体验乐趣。3、审美: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教学重点:区别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合唱与重唱教学难点:能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感受“晨”境(1)导入: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在这最美好的时候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呢?请随着音乐用动作告诉我。[课件:播放鸟鸣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清晨的情境。](2)律动:学生随《清晨》旋律律动[CAI:《清晨》旋律](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律动两个过程,让学生感受清晨的氛围,初步熟悉歌曲旋律,)二、学习歌曲《清晨》(1)师:我们来同一段旋律,说说这段旋律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他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播放音乐《清晨》(2)学生说说音乐的情绪,并谈一谈自己听到后的感受。(3)再听歌曲旋律,说说这首歌曲可分为几个部分?(4)学生聆听后说说自己的划分办法。(可分为三个乐段)(5)教师指导学生分段进行聆听,进行音乐情绪的分析。(6)讨论:情绪怎样?A部分欢快活泼;B部分优美流畅。(7)学生随音乐用“绿”哼唱歌曲A乐段。(8)聆听歌曲演唱,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9)跟录音进行演唱。(10)分组进行巩固和练习。三、表现《清晨》1、师生合作参与师:下面老师邀请一位同学和我一起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我们演唱时的表现。(1)老师邀请一学生(要求:表现力强)演唱歌曲。(2)请一组同学演唱歌(3)全班合唱歌曲(4)评价2、用不同形式表现《清晨》师:刚才我们一起演唱了歌曲,现在你们能不能用自己不同的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呢?(1) 先领唱后重唱(2) 先齐唱后合唱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非常好听的歌曲《清晨》,并且同学们在课堂上为歌曲编排了不同的演唱形式,希望我们同学能够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样,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好好的享受这每一天吧!课后反思:第十册第一单元《朝夕》第二课时总第()节教学内容:欣赏《晨景》教学目标:1、知识:聆听《晨景》,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意境,并能用语言作简单的描绘。2、能力: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晨景所刻画的意境。3、审美:体验感受乐曲的牧歌风格。教学重点:聆听并感受乐曲所表现得意境。教学难点:感受做平的风格。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CAI课件教学过程:一、感受“晨”境(1)导入师: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在这最美好的时候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呢?请随着音乐用动作告诉我。[CAI:播放鸟鸣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清晨的情境。](2)律动学生随《清晨》旋律律动[CAI:《清晨》旋律](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律动两个过程,让学生感受清晨的氛围,初步熟悉歌曲旋律,)2、欣赏《晨景》(1)感受乐曲师:新的一天开始了,现在让我们随着小鸟到外面去看看这美丽的景色吧![CAI:管弦乐演奏《晨景)旋律》](2)替乐曲取名师:看了这美丽的景色,听了这段优美的旋律,你们能为这首乐曲取个名字吗,为什么?生:《美丽的早晨》、《清晨》……(3)乐曲简介师:这首乐曲叫《晨景》,是格里格的戏剧配乐《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首曲。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剧作家易卜生的戏剧而作。 (4)复听全曲:请你根据书上的三幅图进一步感受乐曲所刻画的形象,并为这三幅图起一个恰当的名字。(5)学生聆听后,发表自己的看法。(6)教师进行小结,并为三幅图起名。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聆听了具有牧歌特点的乐曲《晨景》,同学们从中感受到了乐曲所刻画的晨曦微露、初显阳关、太阳升起的不同的景象。课后反思:第十册第一单元《朝夕》第三课时总第()节教学内容:《渔舟唱晚》教学目标:1知识: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2能力: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3审美: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