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养老金入市迫在眉睫.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养老金入市迫在眉睫.doc

上传人:hqpkhvg379 2020/10/31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养老金入市迫在眉睫.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养老金入市迫在眉睫摘要养老金正面临资产价值缩水和缺口放大风险,其保值增值问题已上升为保障民生的紧迫课题。现在探寻多渠道的养老金投资成为社保问题的重点。入市成为养老金投资的一个热议话题,为什么要入市,如何入市,入世后的影响等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关键词养老金入市增值投资 2012年两会期间,“社会保障”以245211票连续第三次蝉联热度排行榜榜首,其中,养老保险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略有结余。然而保守估计已上万亿的养老金巨额空账及其每年仅2%的收益,怎样实现保值增值成了当前养老金问题的关键。首先要明确“入市”的涵义。养老金入市并非就仅仅是指将养老金投入到股市中去,用养老金来购买股市中各类股票。同英国类似,我国养老金入市同样也有多种选择,英国的企业职业年金由专门的信托基金公司管理,投资于证券市场,用来获取回报。另外除购买政府债券之外,英国养老金资产的2/3用于股票或股权投资,其股权资产已占英国股权总资产的一半。国内现在存在大量中长期和短期票据、国库券、金融债券等流动性强,风险低的产品,同时企业债券、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较低风险的投资品种,这些投资产品的最低年收益率普遍的高于银行同期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不失为养老金不错的投资方向。除了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也是养老金的一个重要选择,将养老金投资到老百姓都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上,不仅能赚取收益,也像是给人们吃了“定心丸”,尤其是国家给予优先权的实业投资。另外国内的许多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适当投入一定比例的养老金,比如高速公路,桥梁,铁路等大型项目。虽然投资周期较长,回报率一般,但社会效益显著。其次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入市。2012年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人数有望达到甚至超过4亿人。而中国现在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是日趋严重,20年后,中国老龄化将进入最高峰。然而社会保险基金只能存银行和买国债的规定从1997年实施以来,这15年间,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获得的年收益率平均不到2%,而2001-%,实质上社保基金资产处于不断缩水中。面对逐年递增的GDP和中长期的通货膨胀压力,养老金2%左右的低收益率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和工资、收入增长的速度。倘若现在不积极的推进改革养老金制度,这20年间将有多少退休者越发觉得自己的养老金逐年缩水,直到难以维持生计。但是20年后的中国应该正处于腾飞阶段,“三步走”的计划已经实现了两步,人民应该是真正的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难道要让养老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因素吗?我国养老金保值增值压力巨大,养老金必须迈出银行的大门,接受市场的挑战,战胜通货膨胀。因此,入市成为了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重点措施。再者是养老金如何入市。与国外不同,中国大规模的发展企业年金入市是不现实的,而养老金规模远高于企业年金,取出一定比例入市是有可行性的。况且进入股市的养老金并不是全部,也只是部分而已,至于比例就需要仔细斟酌,适时调整,逐步改进。我国社保基金投资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比例不低于50%,企业债、金融债不高于10%,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高于40%。那么,对于养老金投资股市的比例可降至30%左右,并且规定不得投资一些高风险板块。各国对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