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基于工业区规划及未来的发展分析与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于工业区规划及未来的发展分析与探讨.doc

上传人:wuxwivg046 2020/10/31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于工业区规划及未来的发展分析与探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于工业区规划及未来的发展分析与探讨摘要:本文首先从我国工业区发展历程的回顾、对工业区发展趋势与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就工业区规划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工业区规划的理念与对策。本文是个人的一些观点,可与同行共同探讨。关键词:工业;规划;经济 Abstract:inthispaper,thedevelopmentprocessofindustrialzoneinChina,toreviewthedevelopmenttendencyandcharacteristicindustrialbrieflyanalysedandthenindustrialzoneintheplanningandconstructionproblems,,butwithcounterpartstodiscuss. Keywords:industry;Planning;economic 中图分类号:F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我国工业区发展历程分析 1、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特区以港口、工业区为发展支撑,经济开发区则明确“利用外资为主,发展工业为主,出口创汇为主”,主要功能为工业区。其主要动力来自宏观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其产业导向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2、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末改革开放全面深入,开发区遍地开花。以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及各级政府批准的各类经济开发区等多种新产业空间为标志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据统计全国省级以上开发区共有916个(国家级140个,省级776个),开发区作为我国工业区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城市功能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也出现多次“开发区热”。该阶段在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导向下,大城市的老工业区面临调整,中心区“退二进三”带动了郊区工业园的建设,而由于交通的发展,一些远郊的卫星工业城镇也得到了加速发展的机会。对乡镇工业的发展也开始反思。过于分散、规模小、污染重的工业区其生命力难以持久,工业集群化发展成为苏南等地工业发展的新模式。 3、2000年以来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作用越来越显现。各种新经济空间不断涌现,以大学城、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城等为代表的教育科研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以物流园、生物医药园等为代表的专业化园区;以民营工业园等为代表的私营经济园区,等等,显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度活跃,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等问题。国家提出了严格的土地政策,对各地开发区进行清理、规范化,促使工业区建设可持续发展。二、工业区发展趋势与特点分析 1、区位选择多元化。实践证明区位条件是工业区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众多的园区由于发展背景、功能目标不同,在选址上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按已建的园区与所依托的主城的空间关系,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卫星城式。在远离主城的外部设有明显地理界限的封闭区域,这种模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