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7
文档名称:

鲍鹏山说孔子(讲座).doc.doc

格式:doc   页数:26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鲍鹏山说孔子(讲座).doc.doc

上传人:jiaxidong_01 2016/4/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鲍鹏山说孔子(讲座).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鲍鹏山说孔子》目录第一章孔子的生平第二章日常圣人第三章成圣之路第四章大学之道第五章修己以安人第六章政治家第七章鲁国司寇第八章政治家<2> 第九章道德与成功第十章道德与***第十一章反对极端道德第十二章洒脱孔子第十三章孔颜乐处第十四章一以贯之的道第十五章知其不可而为之第十六章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第一章孔子的生平我们知道,孔子,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他一直是极受尊重和推崇的。他是道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和信仰的核心, 从住在京城里的皇帝、王公大臣、赶考而来的士子,到遥远的偏僻的边疆地区的无知小民,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孔子在,孔子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的心灵密码。空间上,他是无远弗届的,时间上,他又是无时不在的。但是,他在上个世纪曾经遭遇过两场巨大的苦难和不幸。第一次是在 20 年代初,就是 1919 年五四运动,我们后来把他称为“新文化运动”。还有一次就是在上个世纪的 70 年代初, 所谓的“批林批孔”。在这两次运动里面,孔子都成了我们否定的、批判的、声讨的对象。 1919 年五四运动, 我们称之为“新文化运动”的这一次, 对孔子的批判里面,今天来看,我们反思一下,我们觉得这场批判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正面的东西,有很多思想的成果和学术上的成就。我们知道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从鸦片战争开始到 1919 年,70 多年近 80 年的时间, 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太多的失败, 太多的侮辱。我们和英国发生过战争——鸦片战争,我们和所谓的八国联军发生过战争,和英法联军发生过战争,我们都打不过,我们都失败了。我们曾经非常自信:我们打不过西方,我们总能打得过东方吧?后来我们和日本发生了一场甲午战争,我们仍然是失败的。一个民族在 80 多年的时间里面, 所有的对外战争全部以失败而告终, 这对一个民族心理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直到今天,这种伤害所造成的中华民族内心的创伤仍然没有愈合。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在上个世纪的 20 年代前后, 我们就会反思: 为什么我们在这样一个新的世界面前,我们总是失败的?最后,我们发现,在文化上,在整体上, 我们是落后的。然后我们就开始反思:西方比我们多什么?比我们多民主,比我们多自由。他的文化里有民主,有自由,有科学。我们都没有。我们为什么没有民主?因为孔子。我们为什么没有科学? 因为孔子。我们为什么没有自由?我们也把这一切仍然怪罪到孔子。所以那个时代就喊出了一个非常严厉的口号,叫“打倒孔家店”。现在我们可能要面临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时候,为什么中华民族在打开了国门,面向世界的时候,我们对孔子会产生这样一种激烈的情绪?他到底在我们的文化里有什么样的贡献?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的现状和他有多少关系? 可怕的是, 19、 20 世纪我们的精神创伤, 一直不能愈合。这样巨大的、没有愈合的创伤,一方面使我们不能从容地面对外面的世界;一方面,又使我们不能平静地对待自己的文化传统。在这两方面,我们都有一些极端的情绪。实际上,孔子所遭受到的这两场苦难,尤其是第一场苦难,对他本人当然是一场苦难,但我们可以反过来说,也只有这样伟大的人物,才能够承受得住这样的苦难。我们之所以把一切的不幸,把我们一切的失败,最终都追溯到他那里,恰恰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今天,我说明们通过这么一个漫长历史的反思之后,我们对孔子的价值,对孔子的思想会有一些新的、充分的认识。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句话,对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有一个概括性的说法,我认为这样的判断基本符合事实。可以说,中华民族是在对孔子的信仰与尊崇中,在孔子的指导下一直走来的民族。我们把我们的成功,我们的幸福,我们的光荣,都归功于他; 而有些时候,我们又把我们遭到的不幸,遭到的失败,受到的屈辱,也归罪于他。他是我们归功与归罪的最后对象。这是孔子的命运,却也是我们的命运。是的,了解孔子,就是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我们的文化,了解我们的现在。一句话,了解孔子,就是了解我们自己。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 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这就是我们要讲孔子的理由,这就是我们现代的中国人还得要回到孔子的时代去了解他的原因。那么,孔子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式的人物,他到底有着怎样的家世,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呢? 据《史记· 孔子世家》记载,在鲁哀公十六年的四月十一日, (公元前 479 年农历 4月 11 日)孔子 73 岁了,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病势很沉重,也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清早, 孔子挣扎着起来了, 拄着拐杖站着门口。这时子贡来看老师,孔子看到子贡来了非常高兴。子贡在他的弟子里边,从个人感情上讲,是属于最亲密的弟子之一。但在孔子 72 岁的时候,跟随他 40 多年的子路死了。在他 71 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