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容灾的未来面向灾备资源共享的容灾云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容灾的未来面向灾备资源共享的容灾云技术.doc

上传人:hqpkhvg379 2020/11/3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容灾的未来面向灾备资源共享的容灾云技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容灾的未来:面向灾备资源共享的容灾云技术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9-6868(2012)04-0034-04 摘要:文章提出建设好容灾中心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就是如何让容灾代价和容灾效率达到统一,而这需要利用灾备资源共享的基本思路。文章指出容灾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彻底打破原有数据保护模式,发展面向灾备资源共享的容灾云技术体系。关键词:容灾;结构无关;容灾云 Abstract:Inthispaper,wesuggestthatthekeychallengeinbuildingadisasterrecovery(DR). Keywords:disasterrecovery;structureirrelevance;disasterrecoverycloud 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依赖各式各样的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和服务。这些数据和相应的服务非常重要,但因为它们本质上依赖的是架设在物理计算机上层层的逻辑环境,所以也相当脆弱,不但要面临物理层面上的各种威胁,比如火灾、地震、电力故障等,还要抵御来自逻辑层面的各种侵害,比如人为操作失误、软件出错、黑客攻击等等[1-3]。一旦因此而发生数据丢失或长时间服务中断,则会给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带来巨大的损失[2-3]。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统计数字表明,1990—2000年,在发生过此类灾难的美国公司中,有55%当即倒闭;因数据无法恢复,剩下29%公司也在两年之内倒闭;最终生存下来的公司仅占16%。因此,容灾已经成为当今信息化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础安全措施。另一方面,容灾市场的需求也在急剧扩张之中。由于容灾备份和恢复的最主要对象是存储的数据,全球数据存储量从2008年的366万兆亿字节逐年增长到2011年的855万兆亿字节。如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数据量则每5年就会扩大10倍,这对数据的容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市场情况来看,全球容灾市场早在2008年就已经达到39亿美元的规模,而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相关市场预测。中国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信息系统的容灾问题。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分别在2003年8月、2004年9月、2005年4月连续下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工作的通知》、《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体现了政府对容灾问题的重视和要求;2007年7月国家又正式出台灾备行业国家标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规定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应遵循的基本要求[4]。信息系统的容灾对于各行各业的重要性、容灾市场需求的扩大以及政府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支持,都已充分表明:信息系统容灾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趋势已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1容灾的发展现状 (DR)是在某种自然或人为灾难所导致的信息系统损坏后,为了重新获得对数据、通信、作业空间以及其他业务流程的正常访问,以便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