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章公司财务报表财务报表覆盖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是对一段时期活动的总括性反映,因而它对于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财务报表,可以提供企业在某一时间上所掌握的经济资源、所负担的债务以及投资者在企业所拥有的权益等资料,反映企业的资源配置、偿债能力和财务前景;通过财务报表,可以了解企业一定时期内盈利和亏损的情况,评价经营业绩,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并反映企业收益的分配状况;通过财务报表,可以提供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出流入的信息,用于评价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财务报表又可分为对外和对内两种。对外的财务报表是主要的,也称基本财务报表。一套企业财务报表由以下部分组成: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时点上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构成了该表的基本内容框架;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通过“收入-费用=利润”的框架,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进而反映这一经营成果的分配状况;现金流量表,旨在反映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及现金在企业经营、投资、筹资过程中的流动状况,即“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额”。这三种报表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又紧密相联,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报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第一节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上(一般为月末、季末或年末)财务状况的报表,它全面反映了公司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资产、债务和资本的存量情况。由于该表反映了一个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因而又可称为财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是关于一个企业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的记录,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编制而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资产);(2)企业所负担的债务(负债)以及企业的偿债能力(包括短期与长期的偿债能力);(3)企业所有者在企业里所持有的权益(所有者权益);(4)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变动趋势。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是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依据。它提供的财务信息主要有: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企业所负担的债务,以及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所有者在企业里所拥有的权益,以及所有者权益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企业未来的财务变动趋势等。资产负债表分为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两部分,它表明企业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关系。资产负债表有两种基本格式,即账户式和报表式(垂直式)。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就是采用账户的格式,左方列示资产各项目,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运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恒等式,能够清晰反映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账户式是资产负债表较为常见的形式,我国的财会制度规定,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一般采用账户式。报表式资产负债表,是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按先后顺序,依次上下排列、垂直反映,运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表达式,反映企业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资产项一般按其变现能力顺序排列即流动性程度高低顺序排列,即先流动资产、后非流动资产。公司的总资产和各类资产的构成,主要有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流动资产是现金和其他变现能力很强的资产,主要有现金和银行存款、短期有价证券、应收账款以及存货。长期投资包括公司拥有的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及其他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长、单位价值高、可供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反复使用的实体资产,如土地,厂房、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无形资产是指公司所拥有的专利权、版权、商标权和其他类似资产。负债项按到期日由近至远的顺序排列,主要有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指短期内到期需要清偿的债务,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短期借款和未交税金等。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长期票据和公司的长期债券等。所有者权益则按其永久性递减的顺序排列,包括普通股股东和优先股股东投资的股本、资本公积金、利润公积金(保留盈余)。一般来说,企业过去的经营、投资和筹资等活动的成果都会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来。资产负债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反映了企业与企业外的社会各界的关系,对于了解和把握特定时点上企业财务结构状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资产负债表并不直接反映企业的财务业绩如何,也不直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期是否有足够的利润用以偿还其债务,以及是否为企业的投资者增加了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