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2021年工程固定总价合同结算方式及纠纷处理.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工程固定总价合同结算方式及纠纷处理.doc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0/11/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工程固定总价合同结算方式及纠纷处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序言
固定总价协议俗称“闭口协议”或“包死协议”。所谓“固定”是指这种价款一经约定,除业主增减工程量和设计变更外,一律不许可调整;所谓“总价”是指承包单位完成协议约定范围内工程量和为完成该工程量而实施全部工作总价款。因为固定总价协议含有易于结算、量和价风险关键由承包商负担(据研究,业主负担风险百分比大致为20%,而承包商为80%)和承包商索赔机会少等优点,所以,多年来很多工程项目全部以此形式为协议约定。但固定总价协议工程项目往往给工程结算工作带来麻烦和迷惑,因为依据《协议法》相关要求,正常情况下固定总价协议一经签署便含有法律效力,即便是出现建设期材料价格变动、工程量高估冒算等问题,在上程结算工作中也不能核减造价。最高人民法院1月1日起颁布施行法释[]14号《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协议纠纷案件适使用方法律问题解释》第二十二条要求:“当事人约定根据固定价结算工程价款,一方当事人请求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判定,不予支持。”,可见承、发包双方对固定总价协议风险应该有一个足够清醒认识:首先对协议工期较短且工程总价较低工程,才能优先选择固定总价协议方法,其次,对多种风险在充足认识基础上作出明确约定。
2.建设工程固定总价协议纠纷关键原因
据统计,固定总价协议纠纷产生原因关键是: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图纸变更(即工程内容发生改变)而造成工程量改变。因为业主使用要求忽然发生重大改变,重新修改了图纸,修改内容较多,甚至在使用功效上发生本质改变,产生新版本施工图纸,原固定总价投标预算书已经不能够支持新版本施工图纸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常会发生固定总价协议纠纷,从而增加了结算工作难度。
3.施工图预算方法固定总价协议纠纷和争议
在施工图预算方法下,业主在招标时候,在招标文件中没有提供工程量清单,而仅提供招标图纸,投标单位依据图纸内容自行编制投标预算参与投标。投标单位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编制经济标书,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采取部分投标技巧,很普遍现象就是采取不平衡报价法。目标是经过调整内部各个项目标报价,以期既不提升总报价、不影响中标,又能在结算时得到更理想经济效益。为了使投标在总体上有竞争力,而且赢得协议,投标人对一些分项报价高于正常水平,肯定对其它分项报价偏低或有意漏报。在中标单位和业主签署固定总价协议后,业主因为使用功效变更或对招标图纸进行细化,使得实际施工图纸和招标图纸存在差异较大,出现了两个版本图纸。这种情况发生以后对于结算工作影响是很巨大,争议问题会很多,存在五种情况:
1)招标图纸中设计了此内容,承包单位投标预算书中有对应子项,实际施工图纸降低此内容或取消此内容。
业主在结算时期望依据实际情况结算,将降低或取消内容在结算中全部扣减掉。而承包单位很可能不一样意,尤其是降低或取消内容较多,价格数目较大,承包单位利润空间多子项。承包单位认为业主即使有权利提出设计变更,修改设计图纸,不过不能够在招标投标后有意将招标图纸内容分解取消,从而有意降低工程造价。另外,在投标预算书中因为承包单位作为当初投标单位,使用不平衡报价等投标技巧,可能会出现工程量上偏差,即和招标图纸工程量不相符。那么对于降低或取消内容是按招标图纸实际工程量扣减还是按承包单位投标预算书中工程量扣减,也成为双方关注焦点。
2)招标图纸设计了此内容,承包单位投标预算书中无对应子项,实际施工图纸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