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立马电动车 863计划电动车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现代交通技术领域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一期)
重大项目课题申请指南
在阅读本申请指南之前,请先认真阅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申请须知》(详见科学技术部网站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的863计划栏目),了解申请程序、申请资格条件等共性要求。
一、指南说明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现代交通技术领域办公室组织开展了《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启动863计划“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一期)”重大项目,并发布本指南。
本项目总体目标是:加强电动汽车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强化示范考核和产业化研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撑和引领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和跨越式发展。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是:开展系列化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产业化技术研发,重点突破产品性价比的瓶颈,形成市场竞争力;开发系列化纯电驱动汽车及其能源供给系统,并探索电动汽车技术与商业运营模式的集成创新;发展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高端前沿技术,建立下一代纯电驱动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研制下一代纯电驱动汽车并进行考
核示范。
本项目指南共设置31个课题方向,将安排77个课题,国拨经费控制额为73800万元。
二、指南内容
第一类:混合动力产业化技术研发类
课题方向1. 中度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技术攻关
研究目标:
提升混合动力系统性能,提高整车节油率、产品性价比,开发中度混合动力汽车系列产品,并完成公告认证;建立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和整车批量生产能力。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动力总成一体化技术、专用发动机控制及结构优化技术;研究变速器优化设计技术、整车与动力系统匹配与优化技术;研究整车标定与试验评价技术,优化整车动力性、经济性、排放、NVH、电磁兼容性、安全性等各项性能;研究成本控制技术,批量化生产工艺与检测技术;研制专用工装和质量控制技术。
主要考核指标:
与同级别燃油车辆相比能耗降低率≥25%(轿车)或≥30%(客车(M3));主要部件平均故障间隔里程≥1万公里(轿车)或≥5千公里(客车(M3));动力性与同级别燃油车辆相当,排放、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等满足国家标准。
支持年限:2011年1月-2013年月。
本课题方向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共9000万元。拟设轿车、客车课题各3个,单个课题国拨经费控制额为1500万元,其中整车(客车为平台)、电池、电机、电控所占比例分别为34%、42%、16%、8%。要求单个课题总体自筹经费不低于7500万元。
课题方向2. 深度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技术攻关
研究目标:
掌握高效机电耦合技术,研制高可靠性的关键零部件,开发系列化整车产品,并完成公告认证;建立完善的生产、供应、质量保障体系,为批量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深度混合动力系统构型、发动机优化与控制、专用自动变速箱控制、新型机电耦合等技术;研究整车综合能量管理、制动系统动态协调控制等技术;研究整车与动力系统集成匹配技术、整车标定及试验评价技术;开展整车与零部件生产一致性、批量化生产装备与工艺技术研究。
主要考核指标:
与同级别燃油车辆相比能耗降低率≥45%;主要部件平均故障间隔里程≥1万公里(轿车)或≥5千公里(客车(M3));动力性与同级别燃油车辆相当,排放、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等满足国家标准。
支持年限:2011年1月-2013年月。
本课题方向拟支持的国拨经费控制额共7500万元。拟设轿车课题2个、客车课题3个,单个课题国拨经费控制额为1500万元,其中整车(客车为平台)、电池、电机、电控所占比例分别为34%、42%、16%、8%。要求单个课题总体自筹经费不低于7500万元。
课题方向1-2的配套零部件等关键技术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
研究目标:
提高功率型动力电池系统的性能指标和产品化水平,形成系列化产品规模配套能力,完善产品生产、供应链和质量控制体系,实现批量化生产。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电池单体结构设计以及体系配比技术,电极涂敷控制技术,单体电池一致性控制技术,电池安全性设计技术;研究电池分选技术;研究系统SOC、SOH和SOF估算和控制技术,电池系统高效管理技术,系统热、电、结构设计一体化集成技术;研究系统试验验证评价技术;研究大规模生产、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电池回收利用技术。 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