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书籍装帧的历史发展.ppt

格式:ppt   大小:2,517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书籍装帧的历史发展.ppt

上传人:PAN 2020/11/6 文件大小:2.4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书籍装帧的历史发展.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书籍装帧的历史发展
o第一节中国书籍的发展
o第二节西方书籍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书籍的发展
o(一)刻写时代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顾名思义,这种文字被记载
在龟甲、兽骨之上。在出土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
发现刻有“册六”的甲骨,并有穿孔,以便于串连成册
,所以这类成册的甲骨被称为“龟册”。

《韩非子·喻老》中记有“周有玉版”,经过考古,也发
现在周朝人们采用玉石刻写文字。然而由于这种材料昂
贵,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使用,因此这类“玉版”并不多

下一页返回
第一节中国书籍的发展
●但是,这种书籍的形式也存在着较多的使用问题,庞大
的体积与重量使其不便携带,因此有了人们形容读书读
得多为“学富五车”的说法。由于这种简策串连的绳子
在长期的使用中极易断开,出现“错简”现象,使得简
策不便于收藏,人们一直不懈地寻找着新的书写材料

帛书是以白色的丝织品为书写材料。在装帧的形式上,
帛书有的折叠存放,有的卷成帛卷,以卷装形式收藏,
展开时都为长卷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第一节中国书籍的发展
●由于纸张使用方便、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纸张形
式的书籍一直延续至今,但其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
的形态
(三)纸张时代
1卷轴装
在最初有纸张的时候,人们还是继续采用与简帛书一样
的卷装结构,经过在纸张上的书写,然后以卷轴形式卷
装成册,在中国最繁荣的隋唐时代一直是以这样的形式
制作书卷,而当时随着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的流行,人
们开始广泛地阅读、收藏书卷,所谓“读万卷书”指的
就是这种卷轴书。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第一节中国书籍的发展
2经折装
经折装是在卷装书后的一个装帧飞跃,它使书籍开始走
向翻页的装帧结构形式。最初这种装订形式是由佛教
传进中国的,书籍的内容以经文为主,因此被称为经折

这种书籍将长卷的纸张反复折成几寸宽,首尾固定在厚
纸板上。经折装的封面有两种形式,有封底封面分开的
,也有封底封面连接的,加上封面的设计,这种书籍的
形态已经更加接近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因此经折装的
书籍也是中国书籍装帧史上向册页式书籍的过渡。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第一节中国书籍的发展
3,旋风装
旋风装是经折装与卷轴装的一个结合,书籍以一张长卷
为底,书籍首页装裱在长卷右侧,第二页向左展开固定
在长卷,其他书页依次在前面的书页下向左排列,这种
书籍在卷起时与卷轴基本相同,但旋风装的书籍承载的
书籍内容更多,书卷更短,方便阅读。在《墨庄漫录》
书中,描绘这种旋风装的书籍为“逐页翻飞,展卷至
末,仍合为一卷”。又有人们认为,旋风装的书籍是将
书写好的书页逐次粘贴在卷轴如同鳞片一样,因此又被
称为“龙鳞装”。这种书的装帧工艺复因此,只是很短
暂的在唐代应用过。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第一节中国书籍的发展

蝴蝶装始于唐代末期,盛行于宋元时期,这种形式的装
帧已经使书籍真正的进入到册页装的时代
蝴蝶装是将单面印刷好的书页,由中间对折,依次排列
成册,然后利用钻胶将书页固定在包背式的封面上,这
样的书页翻阅起来犹如蝴蝶的翅膀翻飞一般,因此被称
为“蝴蝶装”。这种装帧方式使书籍更加便于收藏,但
是在翻看的时候必须连翻两页,同时无装订线的结构使
书页容易脱落。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第一节中国书籍的发展

包背装是在蝴蝶装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装帧形式,将书
页文字向外对折,折叠处为书口,用纸捻装订成册,再
以一张纸绕书背粘贴,形成书籍的封面封底,这样的装
订形式,是书籍在翻阅中更加连贯
6线装
线装书与包背装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在明朝中叶,人们
开始用线代替纸捻来装订书籍,使书籍更加牢固,同
也不再采用包背式的封面形式,开始采用单页的封面
与封底分别固定在书的两面。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