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dyx110 2020/11/6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_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
工厂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
为确保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手册》的要求,现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编制本应急预案。
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总经理杜云海
办公室主任王晓飞
生产厂长王晓刚、安全员程木彦、安全科王树海、后勤财务部修卫玲

:职责和权限
组长职责
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确认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及气体检测人员的职业安全培训及上岗资格;
应完全掌握作业内容,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授权批准作业;
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立即终止作业;
对未经许可试图进入或已进入有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发生紧急情况时,应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组长不在时由副组长担当组长职责
安全员职责
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掌握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基本知识及气体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实施作业前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并全程监测,如实记录有毒有害气体数据,对气体检测仪器的完好、灵敏有效、分析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安全科职责
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全过程掌握作业人员作业期间的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与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对未经许可靠近或者试图进入有限空间着予以警告并劝离,如未经允许进入有限空间,应及时通知作业人员和作业负责人。
材设科职责:
为施工作业提供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包括气体检测仪、防暴通风机、发电机、正压呼吸器、警示标牌、警戒线、防暴对讲机、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手摇式三脚架等材料设备;
协调现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现场操作;
对材料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与检修;
作业完成后负责材料设备回收工作。
行政后勤职责
为作业人员提供必备的生活用品;
维护现场秩序,保证现场工作顺利进行;
发生事故时负责与当地救援机构、上级单位联系;
提供紧急救护,直到专业救护人员接手前不能停止抢救。
作业人员职责
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应与监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服从现场负责人安全管理,接受现场安全监督;
发现影响作业的异常情况或听到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撤出信号时立即撤离。
危险源及危险性评估
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危险源为:缺氧窒息、中毒、燃爆、淹溺、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以上危险源如果达到了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就会对人造成伤亡事故,因此定位高度危险源。
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后,检测人员进行不间断检测,当发现气体检测仪数据迅速升高立即通知监护人员,监护人员向现场负责人发出危险预警信号,并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信号;

现场负责人接到预警信号后立即下达启动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指令,各小组按照预定抢救程序进行抢救。
应急处置方案
发生事故后后勤保障组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拨打119和110,以尽快得到消防队员和急救专业人员的救助。
应急救援分为:自救、无需进入救援、进入救援。如消防和急救人员不能及时到达事故现场而组织救援时:尽可能采用非进入救援;救援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救援;以下情况采取最高级别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救援:有限空间内有害环境性质未知;缺氧或无法确定是否缺氧;空气污染浓度未知、达到或超过IDLH浓度。
自救:由于危害的紧急性与急迫性,并且进入人员最清楚其自身的状况与反应,通过自救方式进行撤离比等待其他人员的救援更快、更有效,同时,有可避免其他人员的进入。因此,进入作业的过程中,如果作业人员发现缺氧或检测仪器出现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
无需进入的救援:当作业人员失去直觉,上方作业人员通过系在进入作业人员身上的全身式安全带和安全绳,将作业人员拉出作业场所,在地面采取有效心肺复苏术等措施进行救护。
进入式救援:由于作业人员无法自行离开危险场所、无需进入救援失败时,经现场负责人批准后方可采取进入式救援。救援方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