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3
文档名称:

工厂安全管理制地度.doc

格式:doc   大小:75KB   页数:10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工厂安全管理制地度.doc

上传人:关羽豆道 2020/11/7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厂安全管理制地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篇一:厂区安全管理制度
厂区安全管理制度(待修改版)
前 言
为减少生产事故,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规范厂区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员工生命健康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 使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物资出入厂区的管理。
二、 职责
行政人事部负责本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三、 工作内容及要求
1、人员管理
(1) 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加强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
的安全意识。
(2) 工作时间,职工要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并保持端正整洁。夏季禁
止袒胸赤膊,禁止穿短裤、裙子进入车间,禁止穿拖鞋。
(3) 进入厂区,职工要佩戴标志牌(胸卡)。外来人员随身携带会
客牌(来访牌)。
(4) 工作时间,禁止在车间门口及厂区主干道两旁聚集逗留。
(5) 酔酒后禁止上岗。
(6) 外来人员进入厂区时参照执行。
(7) 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车间(取送货人员除外),用户进入车
间需有销售员陪同。
2车辆管理
(1) 所有乘用车辆禁止进入生产区域。
(2) 所有车辆(包括业务单位的货运车辆)要按指定区域停放,禁
止堵塞厂区交通;禁止停放在厂区车间门口及标识的禁停区域。
(3) 厂区限速20公里/小时,车间门口及转弯处限速5公里/小时。
倒车、进出库房或厂房门口,限速2公里/小时。厂区内禁鸣高音喇叭。
(4) 禁止非本公司聘用驾驶员驾驶厂内车辆。
(5) 厂大门外两侧50米内禁止停放任何车辆。
(6) 外来入厂车辆参照执行。业务单位的货运车辆在业务完结后要
及时出厂,禁止在厂区无故逗留过夜。
3、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1)必须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企业办公会议的重要议事日程,不定期的根据上级有关安全的规定、要求和本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进行研究部署。各分管领导在汇报工作的同时,必须认真汇报各管辖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2)厂生产部门每月召开一次由全体员工参加的安全生产会议,会议由生产厂长和副生产厂长负责召集,主要由各车间汇报分管工作内的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发现的安全生产问题,研究部署下阶段的工作任务。
(3)各分管领导要根据分工系统内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不定期召开本分管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确定安全工作重点,明确安全生产目标。
(4)厂生产部门作为企业具体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机构,要根据本企业安全工作重点、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不定期的召开车间的安全生产会议,做到及时上传下达,不延误时间。
4、安全培训制度
一、 公司安全教育
(1)对新入厂员工,在进厂时进行安全教育,使新员工了解公司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注意事项,树立遵章守纪安全第一的观念。
(2)每年进行一次安全培训,学习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安全防火、安全用电、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预防事故的发生。
(3)结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利用标语、板报、会议、事故总结等不同形式,让员工明白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事故的措施,从中认真吸取教训,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4)不定期的学习外地经验和重大事故通报。
二、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
在新工艺、新技朮、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投产前,要按新的安操作规程,对岗位作业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
培训合格后,方能进行独立操作。
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特种作业人员技朮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5、安全生产评价管理制度
(1)厂生产主管部门将年度内的安全生产指标分解到车间、班组及重点生产岗位,并签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2)厂生产主管部门要根据自身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制订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主要包括车间、班组安全组织标准;班前会标准;安全检查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制度管理标准;安全生产标准等。
(3)厂生产主管部门及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不定期的对各基本生产车间、班组、重点生产岗位进行安全生产检查。通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责令其及时整改。并定期对车间、班组进行安全生产评价,总结经验教训,杜绝事故发生。
(4)对车
间、班组进行安全生产评价要按照企业制订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有关的安全标准进行,不得随意降低标准。通过安全生产评价,不断提高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车间、班组无事故。
(5)厂生产主管部门对车间、班组及重点岗位的安全生产评价要与 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以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
全生产管理,努力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
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