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卷30
(总分240,考试时间90分钟)
1. A1型题
1. 以下哪项不是药品按来源的分类( )。
A. 化学合成药 B. 生物制品
C. 植物药 D. 新药
E. 重组蛋白质药物
2. 不属于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的是( )。
A. 高湿试验 B. 强光试验
C. 随机试验 D. 高温试验
E. 长期实验
3. 有关片剂的正确表述是( )。
A. 咀嚼片是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枸橼酸作为崩解剂的片剂
B. 缓释片是指能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片剂
C. 可溶片是指在水中能够迅速崩解的片剂,药物一般是难溶的
D. 口含片的崩解时限是5min
E. 多层片是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枸橼酸作为崩解剂的片剂
4. 药物熔点测定的结果可用于( )。
A. 反映药物的纯度 B. 考察药物的溶解度
C. 确定药物的类别 D. 检查药物的均一性
E. 检查药物的结晶性
5. 混合易发生爆炸的是( )。
A. 高锰酸钾与甘油 B. 生物碱与鞣酸
C. 乳酸环丙沙星与甲硝唑 D. 碳酸氢钠与大黄酚
E. 维生素C和烟酰胺
6. 按材料组成可将药品的包装材料分为( )。
A. 金属、玻璃、塑料、橡胶及以上成分的组合等 B. 容器、片材、袋、塞、盖等
C. Ⅰ、Ⅱ、Ⅲ三类 D. 液体和固体
E. 普通和无菌
7. 一般药物的有效期是( )。
A. 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50%所需要的时间
B. 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70%所需要的时间
C. 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90%所需要的时间
D. 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80%所需要的时间
E. 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95%所需要的时间
8. 维生素C的降解的主要途径( )。
A. 脱羧 B. 聚合
C. 光学异构化 D. 氧化
E. 水解
9. 生物药剂学中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生物因素不包括( )。
A. 种族差异 B. 用药方法
C. 年龄差异 D. 性别差异
E. 遗传因素
10. 碱类药物成酯后,其理化性质变化是( )。
A. 脂溶性增大,易离子化 B. 脂溶性增大,不易通过生物膜
C. 脂溶性增大,刺激性增加 D. 脂溶性增大,易吸收
E. 脂溶性增大,与酸性药物作用强
11. 雌甾烷的结构是( )。
A. B.
C. D.
E.
12. 非共价键键合方式中最弱的是( )。
A. 偶极-偶极作用 B. 范德华力
C. 共价键 D. 疏水性相互作用
E. 静电引力
13. 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芳香水剂为液体剂型 B. 颗粒剂为固体剂型
C. 溶胶剂为半固体剂型 D. 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
E. 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14. 氯霉素在体内代谢如下,其发生的第Ⅰ相生化转化反应是( )。
A. O-脱烷基化 B. N-脱烷基化
C. N-氧化 D. C-氧化
E. S-氧化
15. 酚羟基的甲基化反应主要对象是( )。
A. 具酚羟基结构的活性物质 B. 具儿茶酚胺结构的活性物质
C. 具胺基结构的活性物质 D. 具羟基结构的活性物质
E. 具巯基结构的活性物质
16. 烯烃类药物的体内代谢,一般通过烯烃氧化( )。
A. 生成环氧化物 B. 生成N-羟基化合物
C. 生成N-氧化物 D. 生成醛和羧酸
E. 生成ω-羟基或ω-1羟基化合物
17. 下列第Ⅱ相代谢不包括( )。
A. 乙酰化结合反应 B. 水解反应
C. 甲基化结合反应 D. 硫酸结合反应
E. 谷胱甘肽结合反应
18. 关于散剂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粒径小、比表面积小 B. 不易分散、起效慢
C. 包装、贮存、运输、携带较方便 D. 尤其适用于湿敏感药物
E. 不便于婴幼儿、老人服用
19. 关于片剂的特点错误的是( )。
A. 以片数为剂量单位,剂量准确、服用、运输和携带方便
B. 受外界空气、水分、光线等影响较小,化学性质更稳定
C. 幼儿及昏迷患者等易吞服
D. 种类较多,可满足不同临床医疗需要,如速效(分散片)、长效(缓释片)、口腔疾病(含片)、阴道疾病(阴道片)等,应用广泛
E. 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产量大,售价较低
20. 可作片剂的水溶性润滑剂的是( )。
A. 滑石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