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重庆都市公园园林小品设计概述 1绪论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公园为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憩、游赏、娱乐和防灾避灾的有力空间,在城市公共绿地中长居首要地位。而城市公园的开放性特征与我国传统私家园林、皇家园林的相对封闭性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被誉为现代风景园林之父的美国人弗雷德里克• 劳• 奥姆斯特德 Frederick Law Olmsted )认为:园林不仅为美而创造,更重要的是为城市居民的身心再生而创造。因此,当今城市公园已经成为一种开放、友善和日常化的景观空间。园林小品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设计部分,目前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园林小品既要满足人们在公共空间中观赏、休息、交流、参与等功能需求,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思想意识交流等精神需求,它不但能引导人们的行为,更能启发人们的思维,为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具有“ 符号特征” 的园林小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既能给人带来丰富的体验感受,又能反映其所在城市的空间形象,反映城市特有的景观面貌, 展示城市独具的人文风采。在城市公园中,良好的园林小品设计不但能丰富公园的景观层次,改善公园环境,提升公园品味和潜在效益,还能表达公园景观的文化内涵,让城市居民融入到环境中去。被安置于城市公园中的园林小品,相较于其他类型环境中的小品有其自己的特点所在,因此,开展城市公园园林小品设计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 年以来,重庆市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以此为契机,政府部门在重庆主城区内展开了大规模的公园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公园园林小品的设计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关概念城市公园的概念产生于 19 世纪中叶,人们对回归自然的向往, 促使了公共开放空间的产生。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环境的完善。城市公园不仅具有美学意义,更具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公园的定义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几种主要的城市公园概念定义如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公园的定义:“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等的园林。” 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91-2002 、 J217-2002) 对公园的定义: “ 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2003 年孟刚等编著的《城市公园设计》一书中,对城市公园的定义为: “ 城市公园是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它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传播的场所。”2006 年周初梅编写的《园林规划设计》中提出: “ 城市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以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 以点的形式合理、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