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纳兰容若,我心中仰慕已久的词人。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我开始想这一定是宋词而不会是清词,康熙大力崇文,然而满族八旗仍然是无所事事者众,诗词写得好的已经难得,用这样哀伤的调子几乎不可想象。我可以了解曹雪芹的葬花吟出自于什么样的心态,我却想象不出一个一生锦衣玉食的浊世佳公子因何会有如此深沉的哀思。如果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他也未免牵强得逼真了些。我曾经惊叹过曹雪芩的想象力,葬花的凄凉和艳丽使人绝倒,直到我看到纳兰词中的“寒更雨歇,葬花天气”的词句。我逐字逐句地读他的词,忽而满纸凄凉意,如看断肠集注,忽而金弋铁马,大漠黄沙,如观塞外诗,忽而香艳婉约如同柳永在世,忽而豪放不羁直追苏诗辛词。
他是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字容若。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诗人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纳兰性德著有《通志堂文集》二十卷,但大的的成就是在词上。他的词清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基本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王国维曾高度的评价纳兰容若。“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一段时期里,研究界只关注社会性而忽略艺术性,认为纳兰性德的词,或写爱情或写友情,根本没有哪一首批评上层建筑,也没有哪一首关心劳苦大众,就连他那些描写边塞风光的词,也因笼罩着思乡怀人之愁郁,套不上“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套子。 所以,当代每个选本在评论纳兰词时都要说些“内容单薄狭窄”、“思想境界不高”之类的话;在当代人编的书里,纳兰与纳兰词成了文学史的花边,成了可有可无的一抹闲笔。 这样的观点,在改革开放之后被重新审视,纳兰词的艺术性得到广泛的认可与重视。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心人,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很多人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