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偶极矩的测定用小电容测量仪测偶极矩带思考题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19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偶极矩的测定用小电容测量仪测偶极矩带思考题答案.doc

上传人:465784244 2020/11/10 文件大小:1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偶极矩的测定用小电容测量仪测偶极矩带思考题答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用小电容丈量仪测偶极矩
【实验目的】
1. 掌握溶液法测定偶极矩的原理、要领和盘算。
2. 熟悉小电容仪、折射仪的使用。
3. 用溶液法测定正丁醇的偶极矩,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干系。
【实验原理】

分子呈电中性,但因空间构型的差别,正负电荷中心可能重合,也可能不重合,前者为非极性分子,后者称为极性分子,分子极性巨细用偶极矩μ来度量,其界说为
μ=gd                  (1)
式中,g为正、负电荷中心所带的电荷量;d是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偶极矩的SI单位是库米(C·m)。而已往****惯使用的单位是德拜(D),1D=×10-30C·m。
若将极性分子置于均匀的外电场中,分子将沿电场偏向转动,同时还会产生电子云对分子骨架的相对移动和分子骨架的变形,称为极化。极化的水平用摩尔极化度P来度量。P是转向极化度(P转向)、电子极化度(P电子)和原子极化度(P原子)之和,
P =P转向 + P电子 + P原子      (2)
其中,                                    (3)
式中,NA为阿佛加德罗(Avogadro)常数;K为玻耳兹曼(Boltzmann)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
由于P原子在P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在不很精确的丈量中可以忽略P原子,(2)式可写成
P = P转向 + P电子          (4)
只要在低频电场(ν<1010s-1)或静电场中测得P;在ν≈1015s-1的高频电场(紫外可见光)中,由于极性分子的转向和分子骨架变形跟不上电场的变革,故P转向=0,P原子=0,所以测得的是P电子。这样由(4)式可求得P转向,再由(3)式盘算μ。
通过测定偶极矩,可以了解分子中电子云的漫衍和分子对称性,判断多少异构体和分子的立体结构。

所谓溶液法就是将极性待测物溶于非极性溶剂中进行测定,然后外推到无限稀释。因为在无限稀的溶液中,极性溶质分子所处的状态与它在气相时十分相近,此时分子的偶极矩可按下式盘算:
         (5)
式中,P∞2和R∞2分别体现无限稀时极性分子的摩尔极化度和摩尔折射度****惯上用摩尔折射度体现折射法测定的P电子);T是热力学温度。
      本实验是将正丁醇溶于非极性的环己烷中形成稀溶液,然后在低频电场中丈量溶液的介电常数和溶液的密度求得P∞2;在可见光下测定溶液的R∞2,然后由(5)式盘算正丁醇的偶极矩。
(1)极化度的测定
无限稀时,溶质的摩尔极化度P∞2的公式为
                     (6)
  式中,ε1、ρ1、M1分别是溶剂的介电常数、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其中密度的单位是g·cm-3;M2为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α和β为常数,可通过稀溶液的近似公式求得:
                 (7)
                       (8)
式中,ε溶和ρ溶分别是溶液的介电常数和密度;x2是溶质的摩尔分数。
无限稀释时,溶质的摩尔折射度R∞2的公式为
           (9)
式中,n1为溶剂的折射率;γ为常数,可由稀溶液的近似公式求得: